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内容

揭秘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探寻尘封的秦帝国礼制建筑群

3小时前热点关注6

   从高空俯瞰,四格子山顶被人为削平,形成了一方开阔而规整的巨型平台。平台中央,一处夯土台基雄踞核心,被四周的建筑基址环绕。这便是入选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

   ——为了揭开重重谜题,2020年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对遗址展开系统性发掘。如今,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日前,记者随考古工作者,探访了这片沉睡2200余年的神秘遗址。

   头顶骄阳,登上海拔1867米的四格子山顶,眼前的恢宏景象令人震撼。遗址面积逾10万平方米,山顶核心建筑群面积约2.8万平方米。

   2009年,时任礼县博物馆馆长王刚在这里发现了疑为秦汉时期的瓦当,随即联系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我们登上山顶查看,整个山顶异常平坦,绝非天然形成。那时山上还种着麦子,有趣的是,中间地带的麦子长得格外稀疏,好像营养不良似的。后来我们才明白,它们长在夯土台上,土层太薄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四角坪遗址考古队领队侯红伟回忆道,“当时推测这可能是一处军事堡垒。”

   在已故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的推动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四角坪地区进行了两次勘探,该遗址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

   “它和我们过去发掘的居址、墓葬都不同,而是以建筑基址为主的大型遗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四角坪遗址现场负责人裴建陇说。

   在遗址中央,一处面积约900平方米的方形夯土高台格外醒目。以它为核心,外围环绕着三重门及门塾建筑、四角分布着曲尺形建筑,它们通过夯土垣墙相连,共同构成了对中心夯土台的围合之势。

   “现场发现的瓦当全部为云纹瓦当,未见文字瓦当,而距离遗址仅4.7公里的鸾亭山汉代皇家祭祀遗址,却出土了西汉初年的‘长乐未央’文字瓦。反观规模等级更高的四角坪,竟未见一例文字瓦当。”裴建陇说,通过比较秦始皇陵、姜女石遗址等秦代遗存,结合历史背景判断,四角坪遗址应为秦帝国统一后营建的大型建筑遗存。

   “整体建筑组群主次分明、对称严整,展现出极强的礼仪性。据此我们推断,四角坪遗址是一处极为重要的秦代礼制性建筑群。”侯红伟总结道。

   四角坪的选址显然经过深思熟虑。遗址东侧是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西侧则是秦人早期都邑西犬丘所在的西山遗址,四角坪恰处于这两处早期秦文化重要遗存的中间。

   此外,遗址所呈现的中心明确、高度统一的建筑格局,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唯有皇帝一人独尊。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的次年,也就是公元前220年,他曾巡视陇西、北地两郡。礼县地属秦陇西郡,也是秦人发祥地。

   “四角坪遗址或与秦始皇西巡回乡祭告天地有关。”侯红伟分析道。如同后世项羽“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的感慨,又或是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豪情,与二人年代相去不远的秦始皇,在成就旷世功业后,亦可能怀有“衣锦还乡”的强烈愿望。回到祖先肇基之地,向先祖告祭统一大业。

   至于祭祀的核心对象,侯红伟进一步猜想,可能与“水”有关。根据“五德终始说”,周为“火德”,秦代周,秦属“水德”。那么,秦始皇很可能在此举办过一场关于水的祭祀。不过,学界对此颇有争议,也有观点认为四角坪可能是人先祠、明堂或宗庙等礼制建筑。

   裴建陇表示:“在多年的发掘中,遗址未见明显修缮或更替使用的痕迹。出土建筑构件规格整齐,风化程度相近,它大概率是在短时间内建成使用,随后突然被废弃。”更耐人寻味的是,那些支撑建筑的柱子也仿佛人间蒸发,柱洞底部空空如也,没有腐朽的痕迹,也没有火烧后炭化的痕迹。“仿佛这里建好后,主要材料即被人刻意搬走,甚至遗留的砖也多是残破的。”他补充道。

   尽管谜团重重,四角坪遗址的历史价值毋庸置疑。“它诞生于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关键节点,是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的物化载体,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多民族。”侯红伟总结道。

   四角坪遗址严整对称的布局,是此前文献与考古发掘均未得见的建筑形制。这一开创性布局为后世西汉德阳庙、王莽九庙,乃至明清时期天坛、地坛等国家级祭祀建筑所承袭,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开先河之意义。

   “我们正在清理最外围建筑的拐角区域,确认建筑是否有覆瓦、有没有顶棚、有没有支撑的柱子……进一步摸清建筑细节、还原四角坪建筑群的样貌。”段涛介绍。

   考古队曾将西侧的一道夯土墙误判为城墙,但后续的解剖揭示,它其实是一道嵌入山体的巨型护坡。裴建陇解释道,这道护坡从半山腰向上夯筑,不仅防止山顶平台垮塌,还填补了山体残缺的部分,将不规则的山体补充为一片规整的方形平台。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的检测分析显示,遗址出土的砖瓦成分与周边土壤截然不同,这说明这些建筑构件并非就地取材,而是来自礼县之外的远方。

   侯红伟推测,其源头很可能是秦人经营了近三百年的故都雍城(今陕西宝鸡)。“四角坪建筑群是国家级的工程,专为皇帝营建,所以它的物资运输应当有国家力量保障。雍城有专为官署供应建筑材料的制陶作坊热点话题。在当时,很可能动用了庞大的运输队伍,将雍城特供的砖瓦源源不断运抵山顶。”

   此外,侯红伟还透露,在四角坪遗址发现了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阙”。“虽然它没有后世的‘阙’那样成熟,但是已出具雏形。关于这一成果,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成熟后再向公众发布。”(记者 王冰雅 尚杰)原文出处:揭秘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探寻尘封的秦帝国礼制建筑群 揭秘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探寻尘封的秦帝国礼制建筑群

相关文章

阿利森谈夺冠:我们付出了太多牺牲 历经挑战终圆梦

阿利森谈夺冠:我们付出了太多牺牲 历经挑战终圆梦

   在5-1战胜热刺后,利物浦提前四轮赢得本赛季英超冠军。赛后,利物浦门将阿利森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激动的心情。   ...

加拿大驾车撞人事件已致11死 伤亡人数恐上升

   加拿大驾车撞人事件已致11死 伤亡人数恐上升。当地时间4月27日,加拿大温哥华警察局代理局长史蒂夫·莱在记者会上通报,温哥华发生了一起车辆冲撞人群事件,已造成11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成功着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平安归来

成功着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平安归来

   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标志着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北科大调查董袭莹论文雷同质疑 核心内容高度重叠

北科大调查董袭莹论文雷同质疑 核心内容高度重叠

   协和医学院“4+4”博士董袭莹的博士论文因正文不足30页受到质疑。据扬子晚报报道,有人指出董袭莹2023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与北京科技大学几位老师和一位研究生在2022年提交的一项发明专...

《24小时》 20250501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激情假期,活力中国·“五一”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3.4亿人次;美国第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3%,三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三年来,最差季度表现;布帕...

神舟十九号带回的果蝇等空间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交付科学家 开启多领域深入研究

   4月30日13时许,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本次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