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股价飞天,地平线却要当汽车界的“药明康德”?
最近,AI芯片公司寒武纪的股价一路狂飙,市盈率冲上了惊人的四五千倍,有投资人开玩笑说,这已经不是“市梦率”,而是“市胆率”了。
这场资本狂欢,引发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AI时代,我们到底该如何衡量一家芯片公司的真正价值?是看它描绘的“梦想”有多大,还是看它在产业中解决的“问题”有多实?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看懂另一家上市不久、同样备受关注的AI芯片公司——地平线。
寒武纪的“胆”,来自于对AI大模型通用计算未来的想象力。而地平线的“底气”,则来自完全不同的地方。在我看来,要理解地平线,就不能只盯着芯片算力,更要看懂它为求生存,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走出的一条
充满风险但也极具想象力的“非对称”之路
。
一、中国智驾的“隐秘战场”:决战在云端,而非车端
要看懂地平线,我们必须先看懂今天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真正的瓶颈在哪。
在我看来,这个瓶颈,不在车端,而在
云端
。
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大的方向基本已经确定了,就是特斯拉引领的“端到端”大模型。要实现这个,需要三个关键前提:寒武纪股价飞天,地平线却要当汽车界的“药明康德”? 寒武纪股价飞天,地平线却要当汽车界的“药明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