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广东发现了巨腐王幼鹏,色胆包天学历高 ,大连西山水库出现成群黑色大鱼,最长
2025年5月,广东省纪委监委发布通报,披露了一起涉及“高学历巨贪”的案件——深圳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及副主席王幼鹏,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这位拥有湖南大学建筑学学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学者型官员”,因贪欲膨胀、生活腐化,最终沦为阶下囚,其堕落之路成为官场中的反面典型。
“技术精英”的权力扭曲?。
1965年出生于河北黄骅的王幼鹏,198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建筑系,随后进入深圳建筑设计总院。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他一路晋升至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的领导岗位。在深耕规划领域的15年间,他推动了深圳多个城市更新项目,被誉为“城市规划专家”。然而,其辉煌背后的真相却是,他将专业技术扭曲为权力寻租的手段,构建了一条腐败的链条。调查显示,王幼鹏利用职权,在项目审批和土地置换中为私营企业主提供便利,非法收受巨额贿赂,背离了“人民公仆”的初心。
“雅趣”背后的权色阴谋?。
王幼鹏的堕落不仅限于贪财,更涉及“好色”。他热衷于高尔夫运动,频繁出入高端球场,以“球友”身份与开发商进行权钱交易。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被指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将个人爱好扭曲为权色交易的温床。这种“台上清廉、台下贪腐”的双面人生,在2024年10月被广东省纪委监委立案调查后彻底暴露。
“滑坡事件”早已预警。
王幼鹏的腐败行为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16年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大滑坡事故中,时任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主任的他因“未按规定查处违法用地”而被问责,并被建议给予记过处分。这一事件虽然未对其仕途造成根本性影响,但已暴露出他滥用职权、监管失职的严重问题。2024年,巡视监督利剑出鞘,王幼鹏在政协副主席任上被查处,其违法所得被全部追缴,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处理。
警示:学历非贪腐“挡箭牌”。
王幼鹏案再次警示我们,无论学历多高、经历多辉煌,一旦背离党性原则,终将沦为权力的奴隶。近年来,广东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从“土地爷”吕锐锋到“规划局长”王幼鹏,一批高学历贪腐官员的落马彰显了反腐“零容忍”的坚定决心。正如网友所言:“反腐斗争永无止境,伸手必被捉!”唯有坚守信仰、严守纪律,才能守住清廉底线,不负人民的期望。
来源:半岛晨报。
5月6日下午,市民王先生在大连西山水库发现一群体型较大、通体黝黑的无鳞怪鱼,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原产非洲的埃及塘鲺,推测为人为放生所致。这种鱼类适应力极强,会掠夺本土物种资源,破坏水域生态平衡。
西山水库惊现成群“超大怪鱼”。
5月6日下午,市民王先生来到风景秀丽的西山水库散步。正当他沿着岸边欣赏波光粼粼的湖面时,突然被水中一群游动的黑影吸引了注意力。
“水面上哗啦啦的,我仔细一看,竟然是一群从没见过的大鱼!”王先生回忆道,当时这些鱼成群结队地游动,数量至少有六七条,其中最大的一条体长近一米,在阳光下泛着黝黑的光泽。
王先生对大连各大水域的鱼类比较了解,但眼前这些鱼却让他感到陌生:“全身漆黑,流线型身体游得特别快,最奇怪的是身上竟然没有鳞片。”出于对生态环境的敏感,他设法捕获了一条。这条鱼体长超过50厘米,重达五六斤,鱼身光滑无鳞,嘴边还长着多根“胡子”。
通过手机搜索比对,王先生震惊地发现这条鱼的外形特征与外来物种“埃及塘鲺”高度吻合。这种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鱼类,以超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著称,在国内多个水域已被列为入侵物种。“这绝对不是本地原生鱼种,很可能是有人违规放生的。”王先生忧心忡忡地表示,当时肉眼可见的就有六七条,水下可能还潜伏着更大种群。
专家确认系外来物种埃及塘鲺!
那么王先生在西山水库发现的究竟是什么鱼?大连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宏龙在仔细分析王先生提供的影像资料后确认,该鱼种为革胡子鲶。
革胡子鲶。
革胡子鲶,也称埃及塘鲺、埃及胡子鲶、尖齿胡鲶,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其特征明显:体型较大,头部扁平、坚硬长,4对须触发达,体表光滑无鳞,通体呈棕黑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及体侧有一些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和灰白色云状斑块。
埃及塘鲺原产于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内陆水域,属热带、亚热带鱼类,多栖息于田间沟渠及小溪河等水域中,喜藏于洞穴中。因其惧怕强光,故白天穴居,夜间四处活动和觅食。具有鳃上辅助呼吸器官,皮肤亦有呼吸作用,因而能在低氧的污水环境中生活。杂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等为食。
埃及塘鲺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埃及引入中国,其在中国的养殖历史也算较为久远,且养殖地区很多。由于养殖外逃、放生等原因,目前已出现在华南地区,甚至部分华东地区的自然淡水水系,还被证实能够在华南地区越冬、繁殖,并建立了野外种群。
埃及塘鲺因其适应性强、食性杂,不仅会与同生态位的本土物种竞争,还会大量捕食各类水生生物,消耗自然生物资源。它们离水不易死亡,甚至在原产地能像攀鲈一样,从干枯的水塘迁徙到临近水体。
李宏龙分析,王先生在西山水库发现的埃及塘鲺应该是有人放生的,而通常情况下,埃及塘鲺最适水温为25℃至30℃,尽管其适应性强,甚至可以在7℃至38℃的温度范围内生存,但是在大连地区难以自然越冬。
国内有人放生埃及塘鲺被追责。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国内有人购买埃及塘鲺放生,最终被追责。江苏常州的徐女士擅自将2。5万斤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系的埃及塘鲺放生到长荡湖,不仅造成鲶鱼大量死亡,还严重危害长荡湖水生态系统安全。
2023年2月3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公开审理这起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处徐女士承担因其非法投放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所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服务功能损失、事务性费用以及惩罚性赔偿共计5。8万元,鱼贩子刘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放生外来物种造成严重后果或担刑责!
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介绍,近年来我市经常发生胡乱放生的情况。胡乱放生除了有导致放生物死亡的风险,放生外来物种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如果胡乱放生造成严重生态后果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