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儿科门诊抽动症患儿激增 新学期压力需警惕
随着秋季新学期的到来,各地中小学即将开学。近期医院儿科门诊中抽动症患者就诊量有所增加。儿科专家指出,这种疾病多见于5岁至10岁的儿童,过大的压力会加重症状,家长需提高警惕。
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精神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主要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可包括眨眼、耸鼻、歪嘴、耸肩等动作,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发声性抽动则可能表现为清理喉咙、吼叫、嗤鼻子等症状热点话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重复言语或秽语现象。
这些症状有时会自然缓解,也可能因某些因素而加重或减轻。常见的加重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和感染等;减轻因素则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和情绪稳定等。因此,在新学期来临之际,家长应避免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
近期接诊中发现,一半的抽动症患儿伴有至少一种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
抽动症多发于2至21岁之间,以5至10岁最为常见,且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孩子有眨眼、耸鼻等抽动表现,或者老师反映孩子存在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儿科神经科进行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经过专业治疗,大部分抽动症患者的症状会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完善而减轻或缓解。大多数患儿成年后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也有少数患者因共患病而影响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家长和孩子的依从性至关重要,必须确保足疗程。此外,家长、孩子和老师应正确认识此病,鼓励孩子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如打电玩游戏、看恐怖片及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等。开学季儿科门诊抽动症患儿激增 新学期压力需警惕 开学季儿科门诊抽动症患儿激增 新学期压力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