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白”指什么 秋日的文化密码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2025年的白露开始于9月7日。
露指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结在物体上。《说文解字》中解释道:露,润泽也,从雨,路声。
白露这个节气的名字来源于自然界气温变化的特点。白露之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虽然“露”并不专属于秋天,但它是秋的标志。在秋季节气里,有两个以“露”为名——白露和寒露。“寒露”的表意更加简洁鲜明,一个“寒”字自带凉冷之意。而“白露”时节的一个“白”字不仅提示着物候特征,还传递着文化密码,别有一番韵味。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此时,按气象学四季划分标准已正式进入秋季,太阳直射点南移,白昼渐短,黑夜渐长。夜间气温下降明显,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可达10摄氏度,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密集地附着在花木草梗之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晶莹闪亮。然而,露珠无色透明,古人为什么用“白”来称呼它呢?
其实,白露之“白”还真有些讲究。如果从字形与字义的演变溯源,部分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白”形似于“日”,象征天光初见,表示明亮、光明,进而引申出清楚、洁净、空白以及白色等意思。因此,白露之“白”既描述了秋露晶莹剔透的状态,又渗透着素净凉爽的感觉,勾勒出水滴折射晨光所呈现的亮白光泽,可谓既有“色调”也有“温度”。
对于白露之“白”,更具文化象征意义的解读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五行之说”相关。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五行之说将天地万物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分别匹配“白、青、黑、赤、黄”五种颜色,并与季节、方位相对应。古人认为“金”在五行中具有收敛、坚韧、肃穆、清冷等特性,不仅预示着天气转凉,草木凋零,也与果实成熟、粮食归仓的农耕景象相符合,象征着收获、富足与秩序。“秋属金”是古人基于观察、抽象与提炼形成的对自然规律、哲学认知和生活实践的系统关联。因此,这一个“白”字不仅是目之所及的秋露之色,更是万物染秋的文化底蕴。白露的“白”指什么 秋日的文化密码 白露的“白”指什么 秋日的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