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背后的“芯片密码” 种业振兴助力丰产增收
秋分时节,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今年夏粮稳产丰收,“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农民收入、农业投资和农村消费持续增长,田埂上的“丰收画卷”更加壮阔。全国上下重农助农、稳粮抓粮的扎实行动,亿万农民洒在大地的每一滴汗水,都为国家仓廪更充实、人民生活更幸福夯实了根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在安徽宿州埇桥区蒿沟镇的农田里,一望无际的玉米田褪去了青涩的翠绿,玉米棒子即将撑破绿色的外衣,迎接丰收的到来。种粮大户刘涛种植了1300亩玉米,自从6年前改种新型品种“迪卡C1210”后,产量从原来的1100斤/亩跃升到1500斤/亩的新台阶。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今年产值能达45万元。另一位种植户冯元也表示,他家种的300亩青储玉米预计收入至少40万元。蒿沟镇农业农村中心负责人邵友伦介绍,今年全镇种植玉米31700亩,在改种新品种和加大田管力度的支持下热点话题,平均产量可达926斤/亩。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不断进步,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农作物丰产,收购工作也提上日程。在全国花生种植大县山东临沂费县,24万亩花生正迎来收获期。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区花生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比去年增加400斤左右。一大早,在费县西武家汇村的花生试验田,伴随着收割机轰鸣,一串串带有泥土气息的花生破土而出。75岁的刘德宝见证了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亲历了从走街串巷吆喝叫卖到合作社统一收购直送加工企业的全过程热点话题。他算了一笔账:按亩产1000斤计算,仅面前这3亩花生纯收入可达5000元,且收入实时到账。费县宝来花生种植合作社社长刘成圣介绍,合作社收购范围辐射周边7个自然村,可带动600家种植户稳产增收。费县中粮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山长柱表示,通过帮助农户扩大种植规模,对油料作物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农户没有后顾之忧,既推动了当地花生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又促进了革命老区的乡村全面振兴。丰收背后的“芯片密码” 种业振兴助力丰产增收 丰收背后的“芯片密码” 种业振兴助力丰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