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开始售卖“皮肤”
小米汽车正式迈入「定制时代」。
在9月25日的年度演讲上,雷军宣布小米汽车将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这次,小米YU7在首发推出的9款颜色的基础上,新增了5款定制配色(紫水晶、竞速红、暮光玫瑰、流金粉哑光、嫩芽黄),同时,小米启动了「百色计划」,与全球顶级的车漆供应商BASF和PPG合作,计划三年内设计100款车漆。配合定制内饰、个性化部件、以及专属定制中心,小米正尝试把「豪车叙事」植入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赛道里。
目前,小米定制服务计划试运营一年,每月最多定制40台热点话题,仅支持YU7Max、SU7Ultra车型定制,可与现有配置组合搭配。
在传统意义上,定制是豪车的灵魂,它售卖的不是功能,而是身份与稀缺。而小米选择在30万-60万价格带尝试这一模式,其背后的雄心绝不止于「多几种颜色」,而是一次对行业叙事的再造。
摩根大通曾评价小米YU7是「中国电车版Labubu」。事实也确实如此,对很多车主来说,小米汽车最先打动人的,不是技术参数,而是长车头、大机盖、流线外形带来的豪车即视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情绪价值与回头率。人们看着它,想起的是保时捷。买一辆小米,仿佛买到了一系列豪车的平替版。
而定制化服务,能进一步把这种投射具象化:你可以像组装高端游戏主机一样,去选择专属于自己的「豪车版本」。
这背后一以贯之的,仍是小米经典的「超值获得感」逻辑。雷军擅长制造这种「价值错位感」:让用户觉得,他们用一款定价30-40万元的车,买到了价值60万元的外观气场和20万元级产品无可比拟的体验。小米汽车开始售卖“皮肤” 小米汽车开始售卖“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