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 表彰量子力学新发现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科学家约翰·克拉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尼三人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诺贝尔物理学奖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百年征程,既有加冕也有遗珠。在这份名单中,华人科学家留下了重要印记。
截至目前,多位具有华裔血统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发现获奖,这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此后,丁肇中于1976年因发现J/ψ粒子获奖;朱棣文在1997年因发明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获奖;崔琦在1998年因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获奖。进入新世纪后热点话题,高锟在2009年因在光纤通信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获奖,被誉为“光纤之父”。
然而,许多做出奠基性贡献的物理学家未能获奖。例如,斯蒂芬·霍金因其黑洞奇点定理和霍金辐射的研究革新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但他的理论未能得到实验验证,最终与诺奖失之交臂。吴健雄通过实验验证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但未能因此获奖,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大遗憾。爱德温·哈勃提出哈勃定律,证明宇宙膨胀,但他因脑血栓发作猝然离世,未能获奖。
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 表彰量子力学新发现 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 表彰量子力学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