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内容

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身体更健康(博主称装修叠墅遭小

3个月前 (05-31)热点关注53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篇文章。

  

在此,友情地向您作出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吃喝拉撒睡”是每个人生活里再平常不过的几件大事,其中“拉”这一看似司空见惯的小事情,实际却有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它。

  

近年来,多项国际研究都将目光聚焦于此,探索其与长寿之间的奥秘。

  

那想要健康的身体,我们一天究竟应该排便几次?又该以如何排便,才能延年益寿呢?

  一、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

一提到“大肠、小肠”的作用,首先人们想到的肯定就是消化食物,把营养物质吸收起来供人体长期利用,将代谢废物排泄出体外。

  

除此之外,似乎也没什么作用了,但其实,并不止如此。

  

它还拥有人体最大的黏膜免疫淋巴群(包括免疫细胞、Peyer';s patches、淋巴滤泡、免疫分子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免疫场所。肠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可以阻挡多数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等)入侵,并通过抗菌肽等物质直接抑制后者的生长。即便是有极个别的病原体可以突破该层,肠道内大量的免疫细胞也会做出积极响应,在第一时间将其击灭,以保证肠道的健康。

  

同时,肠道内还拥有极其复杂的生态免疫系统,在这其中共生着数以百万亿个微生物。

  

它们通过影响全身的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在预防与衰老相关的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提到,通过对来自日本的近200名长寿者(年龄>100岁)肠道病毒群数据的研究发现,与年轻人(18岁以上)以及普通老年人(60岁以上)相比,这些年过百岁的长寿者,他们肠道里的病毒种类更加丰富多样,甚至还发现了一些以前从来没见过的新病毒种类,比如一些和类菌质体有关的病毒。

  

且这些长寿者肠道里的病毒群落,似乎更倾向于有频繁杀死它们感染的细菌的能力。

  

尤其是数以万亿计可能影响细菌生长的噬菌体(一种能感染细菌的病毒),它们可以吞食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更擅长把甲硫氨酸变成同型半胱氨酸,把硫酸盐和牛磺酸都变成硫化氢( H₂S)。

  

也就使得这些长寿者肠道内的H₂S含量更高,虽然此类气体闻起来奇臭无比,但在身体里适量存在,却有助于保护肠道的内壁健康,增强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除了病毒之外,肠道中还共生着数千种的细菌菌落,一旦两者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就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当有害菌过度繁殖时,会引发肠道炎症反应,释放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中去。就会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同时激活血小板,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诱因之一。

  

而这些促炎因子还会损伤骨骼肌肉组织,增加肌少症、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骨骼肌肉疾病发生风险。

  

同时,其中的一些微生物还会影响脂肪吸收与代谢,一旦失调就会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尤其是是糖尿病,因为本身菌落失调,就会影响到继发性胆汁酸的分泌。

  

会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抵抗,使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增加患病风险。

  

而且肠道内代谢产物及神经递质的异常改变,还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广泛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患病风险。同时,多项国际研究都曾证实,肠道菌落的长期异常会促进结肠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增殖及转移。

  

也就不难看出,肠道的菌群失调会加速衰老的进程,而拥有健康均衡的肠道菌群,往往意味着更健康,更显年轻化。那又该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呢?

  

对我们而言,最为直观的便是排便情况。

  

发表在《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项队列前瞻性研究,共招募来自我国10个不同地区约48。72万参与者,他们的年龄在30至79岁之间,且无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脏病及脑卒中病史。通过对他们的大便次数与健康数据,超平均10年的追踪。

  

研究发现,和每天一次规律大便的参与者相比,大便频率更高(>1次/天)的参与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增加了约约28%,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增加了约15%,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约12%,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约20%,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了约33%。

  

同时,大便频率更低(<3次/周)的参与者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同样会增加约20%,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约7%,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了约11%,而发生重大心血管急性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增加了约22%。

  

也就说明,每天大便的次数太多或是太少都会对健康造成威胁,间接的影响了人类的寿命。那到底什么样的大便频率才是最为理想的呢?

  二、研究发现: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身体更健康!

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3955名参与者的肠道运动频率(BMF)、基因、血液等数据分析,将参与者分为BMF异常低组(每周少于三次干硬便)、低组(3-6次排便/周)、高组(1-2次排便/天)以及异常高组(每天超过三次水样便)四组。

  

研究发现,BMF异常高组参与者的肠道内菌落失衡,“好细菌”的种类变得更少,使肠道更容易发炎、感染细菌。而BMF异常低组,大量代谢废物在肠道中长时间的堆积,“坏细菌”分解蛋白质会产生很多有毒废物(这些毒素对肝脏和肾脏尤其不好),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如老年痴呆和慢性肾病)。其是肾病恶化甚至发展到需要透析的危险因素之一,肾病透析患者中便秘者的比例高达71%,远高于普通人群(≈14。5%—33%)。

  

而最佳的大便次数应该是1次/天,且便型流畅,软硬适中,不需要很用力就可以排出。当然如果达不到1次/天的标准,3-6次排便/周或是1-2次排便/天的频率,也是偏正常的。

  

同时,建议大家每次在便后冲水前多去闻一闻、看一看。因为除了频率之外,它的气味和状态同样关乎着个体健康。就比如正常情况下会有一定的气味,尤其是经常吃“荤”的人味道更冲一些,但它的质地(硬、稀)通常不会改变。

  

一旦气味突然改变,如散发浓郁的腥臭味、酸臭味或是恶臭味,并长期存在。那就有可能是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受、胰腺问题、胆道问题等),或是出现了严重的炎症、感染、出血或是恶性肿瘤(慢性肠炎、重度痢疾、消化道大出血、胰腺癌、结直肠癌等)。

  

再有,就是看一下它的颜色。正常的,更偏向于香蕉黄或是陶土色。一旦颜色突然改变,如变成黑色、红色或是白色、黄白色、绿色等,都可能意味着可能存在肠道发炎、感染的情况。

  

尤其是当出现黑色,并带有血红色,表面看起来像有一层粘腻膜一样;就像铅笔一样细细的,有些段还有明显的凹槽;每次感觉很急,但用力拉又拉不出多少,总感觉像是没拉完一样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并且出现了体重骤减、偶有腹部不适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些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

  

当然,如果仅仅是一两次的异常,那不必太过紧张,一些食物(如带色水果、蔬菜等)或是药物(如铁剂等)都有可能短暂的改变它的颜色。

  三、如何养成可以长寿的排便好习惯?

良好的排便习惯更利于肠道健康,甚至可以延年益寿。但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在排便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多的讲究。

  

比如在生活快节奏的当下,大家忙于这个忙于那个,很多时候就算有了便意,由于没时间,憋一憋,也就没有那么想上厕所了。

  

而且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经常性的憋着,那两次大便的间隔会越来越长。

  

因为人的意愿、动作都受大脑中枢控制,你的潜意识告诉大脑不要排便,自然这个可耐受的阈值就会越来越高。比如本身身体积攒100g的大便就需要排出体外,随着憋的时间延长,可能到500g的时候才排出。

  

看似可以轻松节省出大量时间用于工作,但千万不要窃喜于此,这样的坏习惯其实是在给身体“埋雷”。那些被憋回去的废物又会重新回到结直肠中,大量堆积,其中的水分会慢慢的被重吸收去,只会变得越来越干。

  

时间久了,就会滋生各类有害菌,对肠道粘膜造成损害,增加各种炎症、感染的风险。

  

且当再次排便的时候,由于便便的状态改变,变得坚硬无比。

  

想要顺利排出显然不太可能,只能用全力使劲拉,先不说这样可能增加肛周粘膜破裂风险。就说一旦用力过猛,在憋气使劲的过程中,腹部的压力会急速升高,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心血管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会使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这就会增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发生。临床上,约5%的院外心脏骤停都发生在厕所中。

  

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就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及血管状态退化严重的老年人群来说,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的事件。

  

而且,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习惯性大便半小时以上。

  

确实是便秘,拉不出来的还有情可原,但多数人甚至还会利用这个间隙刷个手机,没便意硬是坐着/蹲着等着便意的来临。这只会增加静脉曲张、肛周充血、便秘、痔疮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是长时间蹲着,猛然一起还极大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晕倒,甚至是脑卒中的风险。

  

要想长寿,先从摒弃这些不良的排便习惯开始吧。

  

建议平时一旦有了想要排便的感觉,不要憋着及时的去排便。

  

与蹲便相比,坐便在排便用力的时候腹部压力相对更小一些,家里有小孩、老年人的尽量选择坐便。当然,不管是哪种也不要太用力的拉,时间尽量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如果超时还没有拉出来,就不要太勉强。

  

尤其是有痔疮等问题的人群,排便的时间更应该控制在三五分钟以内。对于一些经常性便秘的老年群体,可以分开时间进行如厕,每次起来的时候一定要缓慢,以防晕倒。

  

总之,排便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却能反映身体的健康情况,所以每天排便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最理想的就是每天一次,且形态、气味正常。

  

一旦突然出现改变,并异常症状长期存在就要及时就医,以排除疾病可能性。同时生活中也要谨记,不要憋着、不要太用力以及时间不要太长。

  

养成科学的排便习惯,呵护肠道健康,才能增加长寿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何方。肠道微生态对健康衰老的调节作用[C]//达能营养中心第二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4!

  

[2]米斛。百岁老人的健康,衰老与胆汁酸和肠道菌群相关[J]。世界科学, 2022(1)!19-20。

  

[3]张亚男,于雪。衰老和肠道菌群与动脉粥样硬化[J]。
2020。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0。04。023。

  

[4]陈建军。中老年人应重视排便习惯改变[J]。健康之家, 2023(16)!18-19。

  


相关文章

印度男子瞒着妻子赴泰游玩 水洗护照被抓

印度男子瞒着妻子赴泰游玩 水洗护照被抓

   印度男子瞒着妻子赴泰游玩!近日,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警方逮捕了一名28岁的男子。这名男子多次瞒着妻子前往泰国玩乐,并试图通过“水洗护照”的方式清除泰国的出入境章以避免被发现。...

上海徐汇一新房项目开启认购 绿城·潮鸣东方启动认购

   4月28日,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绿城·潮鸣东方项目开始认购。该项目将推出120套准售房源,面积从274平方米到584平方米不等,备案均价为每平方米19.5万元,认购时间为4月28日至5...

美乌矿产协议预计最早于今日签署 最终细节敲定中

   4月30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尤利娅·斯维里登科在美国华盛顿与美方商讨矿产资源协议的技术细节。双方预计最早可能在当天签署该协议。...

《天网》 20250430 失联的租客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22年12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江镇派出所接到报案,一名男子称,自己公司的一辆新能源轿车被人拆解了,车上的贵重零件都消失不见了。经过警方的调查,2023...

小车为躲避追尾变道后急刹致多车追尾 责任如何划分

   当发生一车急刹导致二三车追尾的事故时,责任的界定需依据具体事故情况及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来明确。如果前车无故急刹且后车保持了安全跟车距离,则主要责任在于前车。但若因第三方事故...

“杀疯了!”中国玩具产业为什么不惧美国关税大棒 全球热销显韧性

“杀疯了!”中国玩具产业为什么不惧美国关税大棒 全球热销显韧性

   近期,中国的潮玩App在美国应用商店购物类榜单上登顶,显示中国潮玩品牌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尽管受关税政策影响,某系列潮玩在美国的价格从22美元涨至28美元,但消费者依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