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广东人让汪汪教授恶心的三十个生活细节实录!-高考人数下降 上好
据说汪汪教授写过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汪汪教授说,广东人在酒楼吃饭时“啷碗”(用开水或茶水烫洗碗筷)的做法让他感到恶心。虽然后来他又自我辩解,是媒体和网民断章取义,误解了他。其实,除了“啷碗”,广东人还有更多的生活细节令汪汪教授“恶心”。
广东人在酒楼吃饭,就算吃剩两块肉也可能打包带走。
广东人吃饭必退纸巾,8蚊(元)一个茶位可以俾(给),2蚊(元)一包纸坚决要退。
广东人吃饭必退餐前小食,如咸萝卜、咸蒜头等。
广东人上酒楼喜欢10点前埋单打7折、免茶位,能省则省。
阿公阿婆上茶楼喜欢自带餐具,出去喝茶常常是自带茶叶纸巾。
广东人不管严寒酷暑每天都要洗澡,名曰“冲凉”。
广东人可以穿短裤凉鞋去上班。
广东人过年派利是,亿万富翁派的红包,也可能是五元一个。
就咁?
广东人去喝喜酒,有时将红包撕个角,礼金原银奉还。
佛山市南海区网友说,他们喝喜酒送红包,喜主家只是接过红包一秒钟左右,说收到利是了,然后原封退回。
顺德网友说,他们那主人家摸一下红包皮就算收了。
广东人可以开车百多公里专门去食只鸡,食只鹅,食海鲜。
有人专门等到凌晨到乡下食新鲜猪杂。
广东人什么都吃,包括但不限于禾虫、水甲甴、蚕蛹、竹鼠等等。
在菜市场,广东人可以买三两肉、两根葱,档主非但不生气,还乐呵呵帮忙把肉细细切片送包装袋。
有人吃一桌几千元的菜,忘了扫码免几块钱的停车费,都一定要回去找商家补扫停车码。
广东人嫁女,礼金经常是象征性地收个两三万元。有网友娶老婆送六万的彩礼,女方家只收了一万六。有网友结婚,送聘礼2。8万,女方嫁妆是碧桂园一套房。
富豪在酒吧存名酒,大佬在茶居存九江双蒸。
易拉罐要用水洗一下,然后拿纸巾擦干再打开。
广东人日日煲老火靓汤,天天饮凉茶。
有的人酒楼吃剩了连肉骨头都打包回去给旺财。
广东人聚餐必用公筷,习惯成自然。
广东男丁每年必回乡到祠堂虔诚祭祖,家族文化代代传承不绝。
不管汪汪教授是否恶心,广东人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因此而有丝毫改变。遥遥领先的广东人,虽然生活不拘小节,却连续三十六年把经济总量干到了全国第一。
这些生活细节一起,拼凑成一个个活生生的广东人。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让汪汪教授“恶心”的细节,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2025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举行。教育部官网消息显示,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35万人,这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过去几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2008年达到顶峰1061万人,随后逐年减少,至2013年降至912万人。2014年至2017年间,报考人数相对稳定,分别为939万、942万、940万和940万。从2018年起至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增长,但这一趋势在2025年停止。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整体稳中有降。云南省高考报名人数为38。24万人,较去年减少1。26万人;而甘肃和海南的高考报名人数则略有增加,甘肃省增加了约6000人,海南省增加了1045人。
随着报名人数的下降以及著名大学宣布本科扩招和整体本科招生规模的增长,今年考大学的绝对竞争有所下降,家长和考生不必过于焦虑。
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是适龄人口减少。202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大多出生于2006年和2007年,这两年出生人口数量较少。此外,复读生规模的变化也影响了高考总人数。虽然近年来复读生比例有所上升,但2025年复读生规模并未大幅增加。
绥阳县的街头巷尾弥漫着粽叶的香气,市场上各种口味的粽子琳琅满目,充满了端午节的氛围。商家们纷纷推出端午特色产品,掀起了一波消费热潮。
在绥阳县魁星楼,道路两侧的老字号店铺蒸汽氤氲,桌上堆满了裹着碧绿外衣的粽子,空气中飘散着糯香与艾草的气息。人们穿梭于各个店铺挑选心仪的粽子,整个市场熙熙攘攘,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一位顾客赵胡敏笑着展示了她买的多种口味的粽子,表示家人和朋友即将团聚,特地来买粽子庆祝。
蓝天菜场内的吴记粽子店同样热闹非凡,店内粽叶清香扑鼻,各类粽子原材料一应俱全。老板余永群一边忙着包粽子,一边为顾客打包。她提到这段时间订单不断,每天要包4至6锅粽子,有时刚拉来的500斤材料半小时内就卖完了。
各大商超也为了营造端午氛围而忙碌,货架上摆满了新口味的散装粽子和各式各样的粽子礼盒,还有香囊等装饰品。醒目的“端午节”促销广告词增添了节日色彩。
生活中的仪式感不仅体现在粽子的销售热度上,更唤起了人们对阖家团圆等传统文化的认同。绥阳的大地上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触动着每个人的内心。随着“端午经济”的持续升温,传统节日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还推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释放了属于传统节日的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