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赤脚在沙滩踩到死鱼后住进ICU 警惕创伤弧菌感染
8月10日,王女士带6岁的儿子在福建厦门旅游时,孩子光脚踩到了沙滩上的死鱼。次日,孩子感到脚部刺痛,并伴有呕吐和高烧,就医后被送进了ICU。24日,王女士表示,孩子感染了创伤弧菌,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脚也保住了,但后续还需多次清创植皮。她提醒大家去沙滩玩耍时要特别注意。
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杨凯春介绍,每年都会接诊因接触水中的鱼蟹等生物而被刺伤导致创伤弧菌感染的患者。这种细菌常见于野生海产品,尤其是鱼类的鳍、尾等尖锐部位。一旦经由伤口感染,会出现肢体坏疽、坏死性筋膜炎等症状,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以保全生命。因此,即使是小伤口也不应忽视。
今年7月,浙江温州乐清市一名老人在家处理青蟹时不慎被其腿刺伤,感染了创伤弧菌。经过9天抢救,老人最终不幸离世。创伤弧菌是一种生活在温暖海水中的细菌,被称为“食肉菌”或“海洋中的无声杀手”,因其毒力强、感染死亡率高而闻名。
人类感染创伤弧菌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身体上有伤口并接触到带菌海水或海生物;二是生吃贝类等海产品,特别是牡蛎。临床表现为急起发热热点话题、寒战、休克和典型血性大疱样皮损,病死率超过50%以上。此外,还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肌肉坏死等伤口感染症状,以及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
虽然创伤弧菌感染的发生率不高,但死亡率非常高,患者感染后48小时内死亡率超过50%。预防和及时急救非常重要。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是慢性肝病、长期嗜酒、糖尿病等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医生建议,如果不小心被海鲜扎伤,应及时挤出血液并用清水冲洗伤口。如果出现疼痛、瘙痒、肿胀、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预防感染的方法包括避免有皮肤或口腔伤口的人下海游泳和戏水,处理海鲜时戴好手套,避免皮肤被划伤或扎伤,以及确保海产品煮熟后再食用。在家处理和烹饪海鲜时,生熟器具要分开使用。6岁男孩赤脚在沙滩踩到死鱼后住进ICU 警惕创伤弧菌感染 6岁男孩赤脚在沙滩踩到死鱼后住进ICU 警惕创伤弧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