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万新能源车底盘维修报价6万多 高昂维修费引发热议 ,纪委介入女子自曝怀孕摆
10多万新能源车底盘维修报价6万多 高昂维修费引发热议!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车出行”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然而,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增加和车龄的增长,不少车主发现自己陷入了“维修困境”。要么选择官方高价维修或保养服务,要么冒着“脱保”风险选择便宜的第三方维修厂。车企不愿开放维修技术,第三方维修厂受限于技术壁垒不敢修,这让车主们叫苦不迭。
林女士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开了不到四年,最近一次保养时被检测出底盘损坏、屏幕导航失灵等问题。仅底盘维修费用就高达6万多元。她对此感到很气愤:“花十来万买的车,本来以为至少能开七八年,现在发现预期过高。”林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已成为普遍现象。例如,一辆特斯拉Model Y汽车车尾碰撞后电池包轻微变形,维修费用竟高达近18万元,而新车购买时价格约28万元。相比之下,一辆丰田凯美瑞燃油车发生追尾事故,在发动机舱损毁的情况下,维修费用为7万元左右。巨大的维修费差距让许多新能源车主难以接受。
从业多年的山东优快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高级主管魏然解释了背后的主要原因。新能源车更像是一个电子装备,电子设备本身造价高,维修成本也更高。另外,新能源车在制造工艺上追求一体化铸造,让车身更轻、结构更坚固,但一旦出现碰撞损失,往往无法局部维修,只能整个切割更换。这也是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外,各大新能源车企实际上处在一个类似维修市场垄断的红利期。厂商在维修定价方面的话语权也助推了“官方维修”价格的节节攀升。有些损坏的部件本可修复后继续使用,但修复后可能不符合车企规定的标准,因此只能对部件进行整体换新,增加了车主的维修负担。
纪委介入女子自曝怀孕摆烂不上班 体制内特权争议引发关注!近日,云南红河一名女子自曝在怀孕期间摆烂上班引发关注。该女子称自己在县城的文旅局工作,丈夫是市里的副处级领导。她在“上岸”后怀孕并请假两个月,之后又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没有去上班,并将工作分给了合同制同事。
对此,红河县文旅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有些人误解了该女子的意思。她表示,这名女子是因为怀孕后身体不适才被批准休假,并不存在将工作推给合同制同事的情况。
7月9日,红河县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纪委已经介入调查此事,相关部门正在讨论如何处理。同时,红河县委宣传部也表示,相关领导正在处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