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建议:天热宁可喝凉水,也别吃这4物
►
本文1811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夏天本该是充满活力的季节,可医院急诊室里,越来越多的患者却因为突发心梗被紧急送来救治。更令人揪心的是,一些人甚至在送医途中就已回天乏术。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死于心肌梗死,而夏季正是发病的高峰期之一。
很多人以为心梗是冬天的“专属”,因为天气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但医生指出,高温比寒冷更容易诱发心梗,尤其是对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夏季是实打实的“危险季”。而在夏季饮食习惯中,有几种食物,正在悄悄地加速心梗的风险。
炎热天气,为什么更容易突发心梗?
夏天最常见的就是大量出汗,身体水分迅速流失,血液变得更加黏稠。原本就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血栓形成的机会就更高了。一旦血栓堵住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心肌就会因为缺血而坏死,心梗就发生了。
此外,高温会加重心脏负担。为了散热,血管扩张,心率加快,心脏本就要“加班工作”;但如果再加上脱水、电解质紊乱,心肌供氧不足,心梗就可能接踵而至。
医生提醒:天热宁可多喝凉水,也别碰这4种食物
很多人以为只要少吃油腻食物就能护心,其实心血管的“隐形杀手”往往藏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医生强调,尤其在炎热的天气里,这4种食物一定要尽量避开,它们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大大增加心梗风险。
1. 咸菜、腌制品:钠含量高得惊人
夏天食欲差,不少人喜欢来点咸菜下饭。问题在于,腌制类食品中钠含量极高,一碟咸菜的钠含量,可能就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钠摄入上限(2000毫克)。
钠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硬化加重,这是心梗的高危因素之一。尤其是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的人,长时间吃高盐食物,等于在拿自己的心血管“开玩笑”。
2. 冷饮甜品:高糖高脂,心脏最怕
天气热,冰淇淋、奶茶、冷饮成了很多人的“续命神器”。但别忘了,这些食品背后隐藏的是高糖、高脂、高热量的炸弹。
高糖饮食会促使血脂升高、胰岛素抵抗加重,长期下去不仅容易诱发糖尿病,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心梗埋下的定时炸弹。而且,大量冰冷食物还会突然刺激心血管收缩,诱发血压波动,进而引发心梗。
3. 啤酒烧烤:一口下去,心脏压力飙升
夏夜的标配,啤酒配烧烤,看起来惬意,实际上却是心血管健康的“灾难现场”。
首先,酒精本身就会加速心率,扰乱血压,大量饮酒还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再加上烧烤食品多为高脂肪、高胆固醇,肉类中脂肪氧化物质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剧动脉硬化。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日饮酒不应超过15克纯酒精,但你手中那罐啤酒早就超标了。
4. 油炸膨化食品:不只是发胖,更是“堵心”
方便面、薯片、炸鸡,这些高温油炸食品不仅热量惊人,还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减少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这是心血管病的“硬核推手”。
更糟糕的是,这类食物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却极易上瘾,吃完一包还想再来一包。一不小心,就把心脏推向了危险边缘。
高危人群要格外警惕,症状不能忽视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处在心梗的边缘。以下几类人群,在夏季尤其要注意: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
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病史者;
经常熬夜、情绪波动大、压力大的人;
中老年男性,尤其50岁以上人群。
如果你在夏天出现胸闷、心慌、大汗淋漓、肩膀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不要犹豫,第一时间拨打120,因为这可能不是中暑,而是心梗前兆。
保护心脏,夏天这样吃才靠谱
医生建议,天热时如果没胃口,不妨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钾镁的食物。比如:
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香蕉、西红柿、绿叶菜;富含优质蛋白的食材,如豆腐、鱼肉、鸡胸肉;粗粮杂粮,如燕麦、糙米,帮助控制血糖血脂;每天饮水1500~2000ml,避免脱水导致血液粘稠。
而适当饮用凉水,反而能帮助身体降温,保持血液循环顺畅。但切记不能一次性大量喝冰水,以免刺激血管收缩。
写在最后
心梗不是只在冬天才会来的病,它也不只是年纪大了才会发生的事。它可以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袭来,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当你大汗淋漓、疲惫难耐,还在吃着高盐、高糖、高脂的食物时,心梗或许已经悄悄埋伏在你体内。
所以,天再热,也别拿自己的心脏冒险。医生说得很明白:宁喝凉水,也别吃这4种食物。保护心脏,没你想的那么难,但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023).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