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三汗,命不长久?医生提醒:出现这4种异常,或是大病预警

6小时前热点话题4

  

天一热,身上冒汗是常有的事。但有些人却发现,自己在不该出汗的时候频繁出汗,甚至睡觉时、静坐时也汗如雨下。

  

有人说:“人出三汗,命不长久。”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出汗到底是身体在排毒,还是在“报警”?医生提醒:这四种异常出汗情况,千万别掉以轻心,可能是大病的前兆!

  出汗,是生理现象还是病理信号?

出汗,医学上称为汗液分泌,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人在运动、天热、紧张或情绪波动时出汗,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但如果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反复、异常出汗,特别是出汗部位、时间和出汗量都不合常理,很可能是身体健康出了问题。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一项2024年发布的研究中指出,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8.3%的人存在异常出汗现象,并与多种慢性疾病呈正相关。

  

“命不长久”虽属民间说法,但其背后确实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

  一、睡觉出汗如洗澡,可能是结核或肿瘤信号

“他睡觉总是出一身汗,连枕头都湿透了。”这是一位家属对患者病情的描述。后来,这位患者被确诊为肺结核。

  


  

夜间盗汗是临床中一个十分常见但极易忽视的症状。以肺结核为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超过70万人,其中超过60%的病例在早期就表现出夜间出汗、体重减轻、低热等症状。

  

除了结核,某些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也会引起持续性夜间出汗。这是由于癌细胞在体内释放某些炎症因子,导致体温调节紊乱。

  

提醒:若连续多日夜间出汗严重,伴有体重下降、低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光、血液检查等排查。

  二、手脚心老出汗,不是“虚汗”,可能是甲亢或糖尿病

很多中老年人会抱怨,“手心脚心老是湿漉漉的,不做事也出汗,是不是气虚?”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局部多汗症,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密切相关。

  

甲亢会导致新陈代谢过快,交感神经兴奋,使汗腺分泌异常活跃。中国医学科学院2023年一项回顾性研究指出,甲亢患者中超过70%有明显的多汗症状,尤其集中在手掌、足底、面部等区域。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也容易出现手脚局部出汗,并常伴有口干、疲乏、视力下降等表现。

  

关键词:局部多汗、手心脚心潮湿、心悸、消瘦、情绪波动。

  

建议:出现上述表现者应做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测及空腹血糖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三、突然大汗淋漓,别以为是“上火”,可能是心梗前兆

在临床接诊中,曾遇到一名50多岁的男性,早晨在家中突感胸闷、出冷汗,以为是“热到了”,忍了一会准备去上班。结果刚出门就晕倒,送医后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幸运的是抢救及时,捡回一命。

  

冷汗,是交感神经高度紧张状态下的表现,在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急性大病中极为常见。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4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报告》指出,我国每年因心梗死亡人数约为55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曾有突发大汗、胸痛、恶心等典型症状。

  

这种汗不是“上火”,而是命悬一线的信号!

  

提醒:突发大汗伴随胸闷、心悸、恶心、左肩臂放射痛等症状,务必立即拨打120,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四、闭门不动也汗如雨下,警惕更年期或自主神经紊乱

不少中年女性在四五十岁时,会出现莫名其妙出汗,尤其是夜里一热就醒,醒来浑身湿透,甚至伴有焦虑、易怒、心慌,这往往是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我国更年期女性约有2.3亿人,其中至少有一半人群出现潮热、出汗、睡眠障碍、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不少年轻人也会因长期过度焦虑、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导致自主神经紊乱,表现为突然出汗、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变差等。

  

这种“汗”,不是身体虚,而是身心都“发烧”了。

  

建议:中年女性可考虑进行雌激素水平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年轻人则应改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保持规律作息。

  


  医生的叮嘱:别让“汗”掩盖了疾病的真相

汗液,是身体的“天气预报”。它能告诉我们身体是否异常,是否有“风暴”即将来临。很多疾病早期并不明显,往往通过这些非特异性症状来“敲门”。

  

出汗异常不是病,但可能是病的信号。

  

医生提醒,发现以下几个关键词,应格外警惕:

  

关键词加粗提示:
无诱因夜间出汗
手脚心多汗伴心悸消瘦
突发冷汗伴胸闷恶心
闭门不动却汗流浃背

  


  

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讳疾忌医,更不能盲目“进补”或听信偏方。

  健康建议:从生活细节做起,守护汗水背后的健康

为了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识别与应对异常出汗,医生提出以下实用建议,简单好记:

  

每天观察出汗情况,形成“汗日记”,记录时间、部位、伴随症状
合理饮食,少辛辣、少酒精,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出汗
保持良好作息,坚持锻炼,稳定神经系统功能
学会放松减压,如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缓解焦虑情绪
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甲状腺、血糖等指标

  


  

人们常说:“汗水是努力的象征。”但如果汗水来得不是时候,也可能是身体在“喊救命”。别让汗水白流,更别让汗水掩盖了健康的呼救。

  结语:关注小症状,避免大麻烦

作为医生,深知健康不是等病来了再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防微杜渐。每一滴异常的汗水,都是

  身体给出的信号;每一次忽视,都是健康的流失。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提高健康意识,学会分辨“好汗”与“坏汗”。汗水可以代表健康,也可以预警疾病。别让一身汗,变成一身痛。

  

正如一句老话说的:“不怕一身汗,就怕汗不对。”

  

参考文献

  

[1]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摘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52(6):481-487.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2024年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报告[R].国家疾控局,2024.
[3]中国医学科学院.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多汗症状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39(10):885-890.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人出三汗,命不长久?医生提醒:出现这4种异常,或是大病预警” 的相关文章

男子抵达三天高反死亡!不是洗澡输液,而是多数人犯的致命举动!

男子抵达三天高反死亡!不是洗澡输液,而是多数人犯的致命举动!

   一    高原旅行逐渐成为国人热爱的旅游方式,四川四姑娘山等热门...

595元!刚发布的6500mAh新机,太香了

595元!刚发布的6500mAh新机,太香了

   5月13日,魅族Note16正式发布:叠加国补优惠和专属补贴后,8GB+128GB版到手价595元,并且价保618和双11。和同价位竞品相比,魅族Not...

男童失踪真相或曝光!搜救犬发现新踪迹 小卖部老板成为关键人物!

男童失踪真相或曝光!搜救犬发现新踪迹 小卖部老板成为关键人物!

   哎,最近福建石谷解景区发生的事儿,真是让人揪心啊!八岁的小男孩邹煜樽,五月四号那天跟家人去爬山,结果就…失踪了!到现在已经八天了,想想都让人心里发慌。这...

关税降了,订单来了,但中国日用品供应商心态变了

关税降了,订单来了,但中国日用品供应商心态变了

  界面新闻记者 赵晓娟   界面新闻编辑 牙韩翔   5月13日一早,穆龙生便收到了来自美国合作伙伴贸易订单的邮件,为其此前合作的美国连锁超市Krog...

老省长离世,改革争议未消,民间自发悼念

老省长离世,改革争议未消,民间自发悼念

   5月13日下午四点多,广州一位老领导走了。卢瑞华,原广东省省长,享年88岁。消息传开后,不少市民自发去广场摆花圈,还有人举着“感谢您当年修水库”的纸牌。...

“浪”还在,“琴”没了!网友称花1万多买的浪琴整个表盘丢失仅剩表带,浪琴回应

“浪”还在,“琴”没了!网友称花1万多买的浪琴整个表盘丢失仅剩表带,浪琴回应

  近日,一位湖南网友在某社交网络平台发布“避雷”贴,称“避雷浪琴”,并表示自己于2023年在香港海港城实体店花11500元购入了一支浪琴“嘉岚系列”金属腕表,“昨天戴出门回来就剩一根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