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父子遇难后续:同行老乡曝事故原因,果然有情况
文祁梦
编辑辣么说
凌晨的高速上,一辆刚买的新货车,父子两人,一去不回。
这样的消息,光看标题都让人心头一紧。
谁能想到,16岁的孩子原本是趁暑假出来见世面,结果父子俩的旅程成了永别。
一个家庭瞬间支离破碎,背后的故事比新闻更扎心。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都说,赚钱的路上最怕出意外,可这个意外来得太突然,太残酷。
卡车父子双双遇难,悲剧从凌晨开始
安徽宿州的高师傅,43岁,老卡友,开货车二十多年。
前阵子刚贷款买了辆新解放卡车,想着日子该有点奔头了。
这次趟活,他特意绕百多公里回老家砀山,把刚放暑假的16岁儿子接上,心里盘算着父子俩既能拉货挣钱,还能趁空在成都玩一趟,尝尝美食,散散心。
可命运偏偏和他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7月17日凌晨,四川绵阳段的京昆高速,弯道密集,下坡急转。高师傅的货车突然失控,车头断开,卡在护栏和车身之间,现场惨烈得让人心惊。
儿子也遇难了。事故现场,车头变形,玻璃零件撒了一地,单车事故,没和其他车辆碰撞。
老乡说,这段路本来就难开,不熟的司机一不留神就出事。
父子俩的最后一条动态,还停留在新车提车的视频里。
那时候放鞭炮,满脸笑,谁都以为生活要翻篇了。
谁知道,六天后,一切戛然而止。
亲属发声,6天前才贷款买的新车
高师傅家里一直不宽裕,老婆早年离婚,家里还有个上大学的女儿。
儿子小时候,妈妈走了,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这次新车刚提,贷款刚办,车贷压力大,家里人都盼着多跑几趟,日子能好点。
高师傅性格实在,朋友圈里都是新车、拉货、家人。
出事那天,亲妹妹第一时间赶去四川处理后事,现场视频里哭得说不出话。
最难,是家里还有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孙子、儿子一起没了,消息至今都不敢告诉老人。
社区干部都说,怕老人受不了,宁肯多瞒几天。
老家的亲戚说,孩子成绩特别好,刚考了年级第一,懂事又勤快。
高师傅本来计划拉完货带儿子在成都玩玩,结果这一趟成了诀别。
村里都说,儿子是高家的希望,这下家里顶梁柱塌了,老人以后靠谁?
同行老乡曝事故原因,果然有情况
事故发生后,卡友群里炸开了锅。老司机们纷纷议论,“断头车”事故不是第一次见,但父子一起走,太痛了。
有熟悉那段路的老乡说,绵阳那段高速下坡弯道多,晚上视线不好,新车开着不熟,容易出事。
高师傅平时单干,这次带着娃,可能想多拉一单,连夜赶路,太累了。
有司机直言,凌晨开长下坡,最怕刹车失灵,尤其新车刹车还在磨合期。
很多人估计,高师傅可能是疲劳驾驶,打方向打猛了,车一下子失控。还有人猜,父子俩凌晨赶路,是不是为了省时间,结果命丢在了路上。
网友议论最多的,还有一个细节:16岁的儿子随车出行。
有人说,这在货运圈挺常见,假期带娃省钱,顺便让孩子见见世面。
但真要出事,一下子就是两条命。一些老司机劝新人,别带家属上路,风险太高,哪怕省点钱,也不值当。
有人甚至怀疑,孩子会不会也参与了驾驶?但现场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大家也不多猜。
唯一确定的,是这趟路选得太绕,原本不用走京昆高速,是专门为了接儿子才绕远,结果走进了危险区。
高师傅的故事,处处都是反差。新车才买几天,喜气洋洋还没过去,祸事就来了。
朋友圈里还留着他和朋友们调侃的评论,放鞭炮的视频底下,是“日子越过越好”的配乐。
现实却是,欢笑和锣鼓刚散,家里就天塌地陷。
儿子也是命苦,从小妈妈离开,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这次放暑假,成绩又好,父亲想让他开心一回,谁知成了遗憾。
村里人说,这孩子懂事、聪明,是全家人的希望。现在人没了,爷爷奶奶怎么熬得住?
卡车司机的生活,外人很难体会。
家里没闲钱,请不起帮手,自己带着娃出门,一边是挣钱的希望,一边是安全的隐患。
油价年年涨,运费年年降,很多司机都咬牙苦撑。有人说,方向盘上系着全家人的命,真不是开玩笑。
网友感慨最多的,是“父子不同车,母子不同船”,但现实里,多少人能真做到?
为了省钱、陪伴、生活,不少司机还是会带家人上路。这一次,命运没给高家留余地。
结语
货车司机这个群体,是中国物流的骨干,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群人。
高师傅为了还车贷,拼了命多跑几趟。物流公司催得紧,单人单车,时效要求高,谁都不敢松懈。
很多司机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困了就在车里眯一会,醒了就赶路。
这次事故后,卡友群里不断有人提醒:不能带家属,不能疲劳驾驶,不能省这几个钱。
可现实里,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有人说,挣钱不顾家,顾家不挣钱,普通人哪有选择?
更让人心疼的,是事故之后的家庭。高师傅家现在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和上大学的女儿。
事故保险赔下来,能剩点钱给老人和姑娘,但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两条鲜活的命。
卡友们都说,命比钱重要,可现实有时候逼得人无路可走。
事故之后,舆论的争议也没断过。有人替父子喊冤,有人批评带娃上路太冒险。
甚至有人怀疑孩子是不是偷偷摸了方向盘,但没有证据,更多的只是惋惜和无力。
事故的真相,只有高师傅和他的儿子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