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暑!撞上闰六月 今夏要热多久? 炎热将持续至秋老虎(高铁上不能吃方便面别是
明日大暑!撞上闰六月 今夏要热多久? 炎热将持续至秋老虎。今天虽是小暑的尾巴,但空气中已经弥漫着闷热的气息,让人提前感受到暑热的威力。明天太阳将到达黄经120度,大暑正式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段的开始。
今年的大暑与闰六月相遇,这种现象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大暑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本身就代表着极端炎热。从“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话中可以想象出大暑时的酷热难耐。今年的大暑将在明晚9点29分左右到来,属于“晚上到的大暑”。老话说“晚大暑,热得毒”,意味着这样的时辰会让炎热更加猛烈。
闰六月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农历为了与阳历协调,会在特定年份设置闰月。今年农历六月本应包含小暑和大暑,但大暑这个中气跑到了农历七月,导致六月没了中气,因此出现了闰六月。这样原本六月的热还未消散,闰六月又接上了,就像给炎热延长了时间。
按照农历划分,真正的秋天要到农历七月才开始,这意味着大暑这个“炎热担当”要在盛夏的闰六月中多待十几天,炎热的日子自然被拉长。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大暑闰六月,七月还有秋老虎”正是对这种特殊年景的生动总结。前半句点明了今年节气与月份的特殊组合,后半句则强调即使到了农历七月,秋老虎的威力也不容小觑,天气依旧会热。秋老虎指的是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7-15天。
这预示着即便过了大暑,熬过三伏天,暑热也不会立刻退场,在农历七月人们还要做好与高温继续“战斗”的准备。从气候规律来看,闰六月也会让三伏天变得更加复杂。今年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8月18日结束,整个初伏和中伏都在闰六月内。有“伏在闰月热到哭”的说法,闰六月导致夏至、立秋节气推迟,夏季高温期与三伏天重叠更为显著,高温持续时间变长。特别是7月30日到8月8日的中伏时段,最容易爆发极端高温,大家出行、劳作都需格外注意防暑降温。
面对大暑和闰六月带来的超长炎热期,饮食上建议多吃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薏仁粥;生活中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外出,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适应暑热节奏。只要顺应天时,做好防护,也能安然度过这个漫长又炎热的夏天。
近日,“12306回应高铁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的话题冲上热搜。事情起源于有网友发帖称,高铁车厢对方便面的食用有相关提醒,“旅客在乘车期间,请不要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
记者向全国铁路客户服务热线求证时,工作人员表示,不含加热包的普通方便面可正常携带上车,但建议乘客在列车上尽量选择味道较小的食物,以免影响其他乘客。查询中国铁路12306官网发现,“出行指南”中明确写明:“旅客列车车厢属于封闭空间。为创造良好旅途环境,确保空气清新,旅客在乘车期间,请不要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
这个规定既明确又模糊。明确之处在于,“请不要食用榴莲、方便面”,可见这两种食物是确定不允许吃的;模糊之处在于,“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包括哪些,只能自行体会。结合工作人员的回应,可以理解为普通方便面可以带上车,但建议尽量选择味道较小的食物。从“请不要”到“建议不要”,语气从硬到软,意思大不相同。因此,高铁上到底能不能吃方便面,似乎有些模棱两可。
对此,网友意见不一。有人支持这一规定,认为高铁车厢不开窗,异味难以散去。也有人表示不满,认为方便面的味道不至于让人感到不适,并质疑高铁售卖的盒饭、泡椒凤爪等食物同样有味道,是否也要禁食。此外,还有人提出,方便面是用来填饱肚子的主食,是食物中的“刚需”。相比之下,水果零食这类“改善型需求”可吃可不吃,重要性较低。而“刚需”却不能轻易省略,对个人来说重要性更高。因此,高铁上能不能吃方便面引发巨大争议。
尽管高铁上也售卖快餐盒饭,很多列车上还可以点外卖,但这些餐食价格相对较高,口味也难以满足广大乘客的需求。于是,方便面成为最为易得且价廉物美的热食选择。如果一刀切地禁止方便面,难免会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