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自救:白天拉客 晚上拉货 创新求生引热议及通报农村厕所领导视察才开放
最近郑州发生了两件新鲜事。公交公司和一家五星级酒店都尝试了新的经营方式。公交集团以前每年亏损严重,现在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白天载客,晚上将车厢改成顺丰快递的运输车。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解决了顺丰快递货车容量小、速度慢的问题。乘客和快递包裹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看起来是个双赢的局面。
另一家五星级酒店也采取了创新措施。原本空荡荡的大堂在晚上变成了夜市,提供烧烤、小炒和精酿啤酒,价格与路边摊相当。这种做法不仅吸引了大量顾客,每天还能赚到九万多元。老百姓和酒店老板都很满意。
然而,这些新举措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质疑公交车变货车是否合法,驾照是否适用,公交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否需要调整。还有人提到一位公务员因为工资发放延迟,晚上开私家车跑网约车,白天还去摆摊。如果被查到可能会受到处罚,但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这么做。
一些人认为交通部门应该对此进行监管,客车载货是否合法?税务部门是否需要检查税收?交警和消防部门是否会介入?这些问题使得这些新点子虽然有趣但也让人担忧。
附近的一个公交车站也进行了调整,原本停在总站的车辆现在停在外面,腾出的地方画了二十多个停车位,每月能多赚两万元停车费。这个简单的改变显示了人们的创造力。
城市里的人们都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这些新点子目前看起来有效,但未来是否能得到政策支持仍不确定。大家都在等待进一步的政策指导,希望这些临时措施能够变成正规生意。
山西稷山县的23座新公厕成了“看得见却进不去”的设施。7月20日,央广网报道了这些厕所的真实情况。村委解释说村民素质低,使用后不打扫,导致厕所上锁。这种做法不仅歧视村民,还侮辱了他们的智商。
多次报道显示,“面子工程”华而不实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把面子锁进厕所还是头一次见。有人责怪村民不懂维护自身权益,但实际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举报箱都装有摄像头,谁敢举报?
2023年8月,稷山县农业农村局签下230。28万元的合同,要在全县新建23座公厕,要求“用得上、常受益”。中标企业如期竣工,剪彩视频里村干部笑容满面,承诺大家再不用跑远路、闻臭味了。村民们满怀期待,结果第二天铁锁就挂上了。村干部的理由是怕用脏了不好打扫,从此新厕所成了“领导视察专用”。
离新公厕不到百米,村民还在用旱厕。每家每户的农厕虽然表面刷漆,实际上破旧不堪,苍蝇乱飞,夏天臭味难忍。吉家庄的一位村民表示,去年剪彩那天锣鼓喧天,大家都以为终于不用捂鼻子了,结果剪完彩就把锁挂上了,钥匙也不知给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