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称老人店内占座可构成默示侵害 商家经营受影响(百年全聚德,也卖不动了 业绩颓
近日,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一家肯德基店内多位老人占座乘凉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店员表示,他们店里经常有老人过来乘凉,特别是在生意繁忙时,导致其他顾客没有座位。尽管店员会通过喇叭喊话或口头劝告,但效果并不总是理想。甚至在24小时营业期间,还有人曾在店内过夜。经过与社区沟通后,这些过夜的人被劝离了。目前,店员对于老人占座乘凉的问题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视频中显示,老人们聚在一起,有的躺在座椅上睡觉,有的打牌聊天,但都没有点餐。商铺工作人员称,在用餐高峰期他们会进行劝阻,但老人们往往不听劝。有一次店内停电,老人们仍然不愿离开。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认为,老人在肯德基等餐饮场所长期占座乘凉未消费,可能构成对商家经营权的默示侵害,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对此,商家可以先行善意劝离,并在醒目的位置张贴“需消费就座”等提示。如果劝离无效且因占座造成实际损失,商家可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要求占座老人承担相应责任。此外,付建建议商家联合社区,向街道办提议在附近增设公共休息点,从源头减少老人聚集现象。
全聚德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公告显示,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0万元至1400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52。28%至62。51%,业绩承压态势显著。
全聚德财务报表上的持续疲软与消费者口碑中的吐槽声浪渐高形成鲜明对比。这家曾缔造“烤鸭传奇”的餐饮顶流,在当下老字号集体“求新求变”的转型浪潮中,每一步挣扎与突围都备受关注。从“中国餐饮第一股”的黄金时代到如今的业绩颓势,全聚德的起落背后,藏着老字号如何在时代浪潮中自处的深层命题。
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杨全仁带着一身挂炉烤鸭的独门手艺,在北京城开设了全聚德。凭借皮酥肉嫩、油光锃亮的烤鸭,全聚德从街头小店一步步跻身京城餐饮顶流,成为无数人心中“北京味道”的代名词。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都将全聚德视为品尝地道烤鸭的首选之地。
2007年,全聚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戴上了“中国餐饮第一股”的桂冠,迎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那几年,全聚德的业绩蒸蒸日上。2007年营业收入9。18亿元,净利润1。10亿元;到2012年,营收飙升至19。44亿元,净利润1。36亿元,创下了历史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