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回应6个月宝宝眼距过宽引担忧 孩子健康发育稍晚及学历贬值为何多所大学学费却大
妈妈回应6个月宝宝眼距过宽引担忧!7月22日,河南驻马店一名6个月大的宝宝因双眼间距过宽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一些网友担心孩子可能存在健康问题。宝妈姚女士解释说,孩子是足月小样儿,虽然在39周出生,但由于脐带过细,28周后就停止发育了,相当于正常小孩7个月时出生的情况。她表示,孩子的身体状况良好,只是会比同龄小孩发育得慢一些。她还笑着说,看久了觉得孩子有一种丑萌的感觉。
学历贬值为何多所大学学费却大涨 涨幅惊人引热议。今年,多所大学学费出现上涨,涨幅从几百到几万元不等。例如,太原理工大学部分工科专业学费从6000元/年涨到了8970元/年,涨幅近50%。云南师范大学的历史学、教育学、哲学和文学专业学费从3400元/年涨到了4200元/年,涨幅高达23。5%。上海电力大学理工科类学费从5000元/年涨到了7000元/年,涨幅40%,管理学、经济学学费则从5000元/年涨到了6500元/年,涨幅30%。
对于多所大学学费大幅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公办大学学费此前经历了“多年冻涨”。1999年,我国大学扩招后,学费从千元左右涨到了五六千元,而同期居民收入只涨了一倍左右,这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舆论。2007年,我国颁布了“限涨令”,国家和地方共同掏钱补贴,不让公办大学学费上涨。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和地方难以继续提供大量补贴。从2014年起,各地开始陆续解冻,一些省份如福建在2016年解冻,次年该省公办院校理工科学费就有所上涨。其他省份如山西、云南、甘肃、广西、辽宁等近两年才解冻,由于多年未涨,这些省份的学费涨幅更大。
其次,财政拨款下滑也是学费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前,公办大学主要依靠学费和财政拨款两条腿走路,其中财政拨款占大学收入的60%以上。然而近年来,财政拨款逐渐减少。例如,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总额比2022年削减了38。7亿元;拨款占比也从2014年的65%降到了2023年的58%。当拨款减少,大学只能通过提高学费来维持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