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打造“特大城市” 开启多中心发展模式-广州全市普高录取80855人 学位供给
胡志明市与邻近的平阳省、巴地头顿省合并,标志着越南城市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这一举措旨在打造一座“多中心”的“特大城市”,依托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缓解当前超负荷内城区的压力,重塑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格局。
新的行政架构已于7月1日生效,将这三个地区纳入统一的都市治理体系。重组为长期空间规划打开了历史性机遇,重新定义了城市边界,并重塑了越南南部最大经济枢纽的增长模式。
城市发展专家和规划师表示,扩容后的胡志明市必须以远大的愿景开展运营,找到超越省级行政区划限制的关键增长驱动力。建筑师吴越南山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重新思考整个规划理念,不再受各自为政的地方利益的限制,而是致力于制定协调一致的区域战略。
多年来,胡志明市一直面临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在人口密度极高的内城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且交通常年拥堵,扩大和重组城市空间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特大城市”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城市结构,核心区域不再承担所有压力。
专家们主张打造“多中心”城市,而非传统的“单一中心”模式。在“单一中心”模式中,公共服务、交通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市中心。“多中心”城市不仅能缓解中心区域的拥堵,还能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并让整个都市圈的民众享有同样的品质生活。
胡志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明辉武强调,必须用具体指标衡量当前的定位,不仅要与其他城市对标,还要参照国际城市标准。面临的挑战包括释放潜力而不造成浪费、将资源集中于战略区域、避免投资碎片化或不集中。
吴越南山指出,将智能技术和数字治理作为新合并城市的运营支柱至关重要。尽管胡志明市和两个合并省份已采用了一些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但其效果仍远落后于全球先进城市。公私合作同样关键,例如通过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城市规划部门负责规划分区和基础设施,私人投资者参与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市民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国家补贴这些服务的压力将得以减轻。
7月22日,广州中考普通高中第三批次和第四批次的投档录取工作结束,分别录取考生29970人和19722人。与去年相比,各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所处梯度结构总体保持稳定。
今年,广州增加了超过1万个普通高中学位。省市属学校招生计划较去年增加了1243个,吸引了更多考生报考,录取最低分数总体有所上升。第三批次招生的华附石牌、广大附中等19所公办普通高中在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上完成了招生计划。部分普通高中受名额分配计划完成率和报考热度影响,录取最低分及其所处梯度出现合理波动。
全市区属普通高中外区计划共7087个,四个批次累计录取了3968名外区考生,计划利用率为56%。外区计划的录取人数和计划完成率均超去年,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学位压力,促进了全市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均衡发展。黄埔区广州实验中学、南沙区二中南沙天元学校等5所学校的外区计划利用率达到100%。
今年继续实行户籍生和随迁子女并轨录取,在“8%至18%”范围内科学设定招收随迁子女最大计划比例,普通高中录取随迁子女的人数和录取率稳中有升。29所民办高中公费班的1314个计划全部在第四梯度投档控制线以上完成招生,录取成绩在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人。黄广附属学校公费班计划在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上百分百完成。
民办高中(不含公费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总体计划完成率为57。72%,较去年有所下降;剩余计划9116个,后续将统一组织补录。5所综合高中的1514个招生计划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