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鲜小厨成京东发力自营外卖新探索 自炒自销新模式-西安有公交车“兼职”送快递 公
当淘宝闪购与美团在线上补贴战场厮杀正酣时,京东悄然在线下开辟了一条新战线。一个多月前,刘强东的一句“京东外卖很快会出现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引发了行业内外的诸多猜测。如今,随着京东“七鲜小厨”的正式营业,这句话有了具体的回应。
7月22日晚,京东组织了一场小范围的媒体沟通会,会上,七鲜小厨业务负责人刘斌介绍了七鲜小厨被定位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并称其为“可能是过去15年来餐饮外卖业最大的一次供应链模式创新”。具体而言,京东面向餐饮商家、品牌招募菜品配方,后者以“菜品合伙人”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工作,整个门店的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营等经营环节均由京东负责,双方共同享受销售成果的分成。
首批合作品牌包括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朴大叔拌饭等,已有超过20000个厨师或餐饮品牌报名“菜品合伙人”。但业内也提出诸多疑问:平台直接投身餐饮制作与经营环节,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分流商家原有的客源?京东的供应链能力如何吃下餐饮这块“难啃的骨头”,并实现大规模扩张?以及如何破解“好吃、便宜、安全”的三难困境?
“正式营业第一天,就爆单了。”刘斌称,外卖和现场自提的订单都非常多。首家七鲜小厨位于北京东城区核心商务区域的长保大厦。通过透明橱窗,从外部可以看到后厨情况。刘斌透露,在七鲜小厨的开店选址上,京东会充分考虑到附近的供给情况,更多选择线下幽灵外卖店聚集的地段,帮助合伙人做增量市场,不会去抢夺老店的存量生意。
多个城市的公交集团正在加速布局“快递+公交”的跨界合作模式。西安已经推行这种模式超过半年,郑州、南京和成都等地也相继与顺丰达成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不仅利用了闲置的公交车进行货物运输,还让超百名公交司机和维修工参与到收派件工作中,有的是全职,有的是兼职。
在郑州,顺丰计划将公交维修车间改造成区域小型分拣站,利用公交车从大型转运中心将货物带到场站,再通过快递小哥派送。而在南京,503路公交线日起开始参与快递运输,前排坐乘客后排运快递。这些创新举措旨在提高公交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快递企业的运营成本。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自2014年以来,全国公交车客流量下降了一半左右。面对客流量减少的情况,各地公交集团纷纷探索多元化经营方式,以运快递为例,这种创新模式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好评,认为这是双赢的局面,既不浪费公交资源,又为富余的公交员工提供了工作岗位。
在西安,顺丰与西安市公共交通集团的合作已运行半年多。每天约有8台车参与带货,部分公交场站也被改造用于货物分拣转送。公交员工可以灵活选择全职或兼职模式,根据需要进行调配。这种合作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未来将进一步优化。
此外,西安公交集团还与邮政快递合作,计划利用公交车辆改造为“移动驿站”,提供智能快递柜、分拣中心等服务,提高车辆利用率及快递配送效率。首批合作项目已经在灞桥区签约落地。
阎良区和长安区也在尝试与快递公司合作,利用城乡客运覆盖面广、班次密、费用低的优势,开展客车代运邮件、快递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物流末端运输成本高等问题。长安区已有10辆公交车进行了改造,满足客货邮运行需求,并采用“一站多能、多站合一”的运营模式,打造农村客货邮综合服务中心。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博士指出,这种合作模式表明公交企业在当前客流下滑的情况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推动交通与物流资源集约利用,形成“交通+物流+城市服务”新业态。但他强调,公交集团的主要责任仍然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发展新业务的同时必须优先保证主业的质量,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