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杀出一个素人“房主任” 从农村妇女到脱口秀新星(广东佛山5200只“灭蚊鱼”
最近,脱口秀演员房主任突然走红。她是一名来自山东的农村妇女,没有任何演艺背景,却在《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首期登场时迅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她在舞台上表现得十分自然,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让全场笑声不断。
房主任50岁,是参赛者中最年长的选手。她身体不适,录制过程中显得疲惫不堪,但她的表演却意外地精彩。她从自我介绍入手,利用刻板印象和流行热梗自嘲,玩弄预期违背的小把戏。她解释说,“房主任”这个艺名其实是个戏称,她实际上是村里的“信息部主任”,也就是村口拉闲话、聊八卦的大妈。她还自称是村里的“马斯克”,因为会上网,能帮村民搞定智能家电难题。
她的表演起初轻松愉快,文本层层递进,节奏稳、台风老练。但话锋一转,她讲起自己为何克服万难从农村闯入大城市,瞬间切换到“地狱笑话”模式。她讲述了包办婚姻中的痛苦经历,遭受丈夫和公公的家暴,多次想离婚却得不到父母支持。这些沉重的话题在她的口中变得既尖锐又富有感染力。
她的人生充满戏剧性,几十年隐忍、压抑、失语,最终在脱口秀舞台上爆发。她的表演不仅仅是喜剧,更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她的经历太典型、太寻常,容易引起共鸣。她讲的是压抑的婚姻、无能的丈夫、残忍的父母……这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故事,通过她的表达变得更加触动人心。
截至7月24日,佛山市五个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解释了今年疫情规模较大的原因。
多种因素导致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的几次小规模暴发。外部环境流行强度高是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发出警报,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病毒输入我国后,由于存在伊蚊这种传播媒介,进入了本地循环,引发本地疫情的小范围暴发。此外,今年的气候特别适合蚊虫繁殖,且此次输入的病毒是印度洋流行株,容易被伊蚊传播。
基孔肯雅热通过媒介伊蚊传播。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人后,病毒在人体内大量繁殖,随后释放到循环系统中,引起发热、出疹或关节痛等症状。从发病前一天到第六天,这段时间蚊虫叮咬人后会被感染,病毒会在蚊虫体内大量繁殖并进一步传播。
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剧烈关节疼痛,部分患者会因疼痛而蜷缩身体。约有20-30%的感染者会出现关节痛,大多数症状会在几周到几个月内消失,但也有一定比例的人症状持续半年甚至一年,造成劳动力下降和关节活动障碍等后遗症。
夏季是蚊子繁殖季节,伊蚊在我国广泛存在。对于没有出现确诊病例的地区,一般性防护即可。有流行病例的地区要加强灭蚊和个人防护,特别是在临近病例的区域,应采取有组织的灭蚊行动。统一时间点蚊香可以提高效果,避免室外蚊虫进入室内。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在于防止伊蚊叮咬。选择驱蚊剂时应注意标识中的农药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确保其安全有效。使用驱蚊剂时要根据产品标注的有效期和保护力进行涂抹。户外活动时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广东佛山禅城城管在亚洲艺术公园和中山公园投放了5000多条“灭蚊鱼”,旨在降低蚊虫繁殖率,通过生物防治方式减少蚊虫密度。采用生态防控手段既能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又能构建长效防控机制。
佛山市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加强农村蚊媒传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镇(街道)指导辖区各村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落实防控工作。拒不配合防控或房屋多次出现阳性积水的村民将受到通报批评,并暂停部分福利。多个村庄已将蚊媒传染病防控要点纳入村规民约,并召开防控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