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要做核酸吗 血清学检测为主及众人接力抢救心脏骤停乘客 生死时速救援上演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对于这种疾病的诊断,通常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如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抗体)。这些抗体的存在可以辅助判断机体是否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当人体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抗体来对抗病毒,因此检测抗体可以帮助诊断疾病。
核酸检测主要是针对病毒的核酸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病毒的遗传物质。然而,在基孔肯雅热的诊断中,由于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准确性和便捷性方面能够较好地满足需求,一般不会优先选择核酸检测。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血清学检测结果不明确或需要更精确判断病毒感染情况时,可能会考虑使用核酸检测手段。
日常生活中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居住环境中可以使用纱窗、蚊帐等物理方式防蚊,并定期清理积水以减少蚊虫滋生地。前往流行地区时,应穿着长袖衣物并涂抹防蚊产品。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等信息,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后续检查和治疗。
近日,上海地铁17号线徐盈路站内发生了一场紧急的生命救援。61岁的乘客吉先生在列车车厢内突发心脏不适,随即失去意识,情况危急。同行的女儿发现父亲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在热心乘客的帮助下迅速将他转移至站台,并向车站工作人员求助。
值班站长携带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赶到现场时,发现吉先生已无自主呼吸和心跳。站长与辅警立即展开心肺复苏,并通过广播寻找医护人员协助。工作人员还保持与120急救中心的实时沟通,反馈患者状况和车站位置,确保救援无缝衔接。
数分钟后,120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将吉先生紧急送往附近医院进一步救治。由于地铁工作人员及时采取了专业有效的急救措施,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家属对车站工作人员的及时救助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