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伏不一般 3个特点与往年大不同 提醒大家早知道早做准备-重庆一男子偷鞋被监
小暑节气之后,紧接着一个新的日子就要来了,它就是三伏天,2025年入伏的时间已经确定,在公历的7月20日。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三伏天还是比较特殊的。首先是在时间上,总长仅30天,打破近十年“40天长伏”惯例,成为2015年以来最短的三伏期。时间看似缩短,但热力却更显“浓缩”: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全国大部气温将较常年偏高0。5℃–1℃,高温日数明显增多。
今年三伏不一般,或将出现3大特点,提醒大家早知道早做准备。那么到底会出现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第一个特点:短伏高热?。
今年三伏结构清晰而紧凑:初伏(7月20日-29日)、中伏(7月30日-8月8日)、末伏(8月9日-18日),每伏均10天。
看似“缩水”,实则暗藏热力危机——夏至与立秋间仅4个庚日的特殊天象,导致中伏无法如常延长,反而将高温能量压缩在更短时段爆发。
更令人警惕的是“秋包伏”格局:末伏完全落在立秋(8月7日)之后,恰应民谚“秋包伏,热得哭”。这意味着即使日历翻过立秋,暑气仍将顽固盘踞,“秋老虎”的肆虐期可能延长至9月。
第二个特点:昼夜连热。
当您结束白天的煎熬,期待夜晚清凉时,今年三伏可能带来残酷现实:热岛效应将大城市夜间低温锁定在28℃–30℃,人体失去宝贵的散热窗口。
重庆一男子在试穿他人鞋子后,将两双鞋盗走,全程被监控记录。警方介入后追回被盗鞋子,该男子已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