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对母子流浪街头受关注 自食其力拒绝帮助 ,“三九冷不冷,就看中伏”有道理吗
7月27日,广东海丰,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母亲带着孩子长期在街头捡垃圾为生。孩子看起来快到上学的年纪,情况令人担忧。据称这位母亲离异后独自抚养小孩,精神状态时好时坏,靠打零工和捡废品维持生活,拒绝了任何人的帮助。有网友留言表示希望能帮帮这对母子。
当地妇联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一情况,并表示他们一直在关注这对母子,并安排人员提供帮助。妇联和民政部门曾一起上门慰问,但孩子的母亲都拒绝了帮助,她表示她们能自食其力,希望大家不要过多打扰这对母子。
据了解,当地一名网友@海丰鸡兄也曾多次尝试帮助这对母子,但同样被孩子妈妈拒绝了。
对于网友关心的孩子未来上学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等孩子到了读书年龄,会由当地的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处理。如果有网友想帮助这对母子,可以联系妇联帮忙对接。
“三九冷不冷,就看中伏”有道理吗? 中伏定调三伏热度!老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不知不觉中,三伏天已经进入中伏阶段。2025年的中伏从7月30日开始,持续10天(7月30日至8月8日),打破了近十年“40天长伏”的惯例。这种情况下,有些事情值得我们注意。
老人说“三伏热不热,中伏早看天”,这句话的意思是整个三伏天的炎热程度可以从进入中伏时的天气来判断。也就是说,中伏初期的天气可以为后续的炎热或凉爽定下基调。
中伏在三伏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热量积累的高峰,也是天气模式的决定者。从夏至开始,地表每日吸收的太阳辐射远超夜间释放的热量,这种能量差如同不断充能的电池,持续累积至中伏达到年度峰值。此时即使太阳直射点南移,蓄存的热量仍将剧烈释放。中伏期间,副热带高压影响明显,阳光直射地表,气流下沉时压缩增温,气压梯度减小导致热空气滞留。湿度会放大“闷热感”,使人体感觉温度更高。初伏和末伏各只有10天,而中伏的时间是变动的,因此它的整体气温会影响到整个三伏天的温度。
这句老话告诉我们,三伏天后续是否炎热要看中伏早上的天气。换句话说,中伏的天气也会影响立秋之后的天气,甚至可能影响是否会迎来秋老虎。民间谚语中有提到,“雨打中伏头,遍地起坟头”,意思是如果中伏首日降雨,古人认为将导致后续凉快过早,庄稼灌浆期积温不足,引发减产。换句话说,中伏开始下雨,三伏天就不会特别炎热,后续也会凉快得比较早。“中伏晴,秋老虎猛”,这句谚语则表示中伏晴天预示副高持续强势,立秋后高温反弹概率大增。这意味着三伏天的天气还会非常炎热,甚至可能出现秋老虎的情况,闷热的天气会持续下去。这对作物生长有利,但会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