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被污名化刺痛千万隐形患者 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
近日,知名女星赵露思与经纪公司解约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赵露思在微博上表示自己患有抑郁、失语症和躯体化症状等情绪疾病,并且在病痛中仍遭受公司的不公待遇。随后,她的经纪公司发表了声明,而赵露思则继续公开指责经纪公司,并宣布自己“不干了”。
当个体在高压环境下寻求公众理解和支持时,部分网友却质疑赵露思的行为是“炒作”、“矫情”或“占用公共资源”。这些声音反映出社会对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认知偏差。赵露思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而是许多抑郁症患者在寻求理解时遭遇误解和污名化的缩影。
抑郁症是一种医学疾病,类似于高血压和糖尿病,其核心在于大脑功能发生了生物层面的改变。然而,精神痛苦往往是隐蔽的,许多人因“病耻感”而不愿向家人朋友倾诉,也不愿意去医院就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任志斌指出,我国抑郁患者的就医率普遍偏低,实际上,抑郁症既不羞耻也不丢人,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患病或怀疑自己有抑郁症,应及时就医咨询。
很多人认为抑郁是“不够坚强”或“想不开”的结果,忽视了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和环境压力因素。东亚文化中推崇“坚强”、“乐观”和“抗压”,导致负面情绪被视为可耻。这使得大部分人缺乏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深层痛苦的能力,常常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他人的痛苦。任志斌建议,作为抑郁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应学会倾听他们的经历和感受,认可他们所承受的痛苦,避免使用语言暴力,鼓励患者寻求专业帮助。
每个抑郁症患者都在经历一场外人难以想象的内在战争。他们需要的是被看见的痛苦、被理解的沉默、被支持的脆弱以及通往康复的希望之路。正视抑郁症,就是要放下傲慢的评判,承认人类情感的复杂与脆弱,承认疾病的客观存在。看见和理解是疗愈的开始和支持的关键。
如果你正在经历抑郁或有抑郁倾向,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多进行运动,如慢跑、骑车、游泳、健身操、瑜伽等,运动能够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有助于抵抗抑郁;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听一首歌、做一次家务、买一次零食等,用心完成每件小事;增加社交,找一些积极影响的人一起聊天、散步;多晒太阳,阳光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对抗抑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鱼类、橄榄油等;培养兴趣爱好,定期参加活动;积极暗示自己,尝试改变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抑郁症被污名化刺痛千万隐形患者 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