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宣布暂停在英销售 因安全风险上升 ,上海科技工作者规模超280万 队伍持
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已从一款小众设计师玩偶跃升为国际潮流偶像。最新上市的Labubu系列在美国、英国等地经常几分钟内售罄。由于需求火爆,近日在伦敦斯特拉特福德韦斯特菲尔德购物中心甚至爆发了斗殴事件。现场视频显示,几名男子拳脚相向,保安和其他顾客奋力阻拦。
由于安全风险上升,泡泡玛特宣布暂停Labubu在英国的销售,并计划在6月前将该产品从英国门店全面下架。部分零售专家警告,此举可能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目前Labubu在英国的售价介于13。5英镑至50英镑之间,稀有款在Vinted、eBay等二手交易平台的转售价格则高达数百英镑。泡泡玛特表示,公司正在制定更公平的销售机制,以便Labubu系列重新上架。
Labubu的走红离不开明星效应的推动。4月底,泡泡玛特Labubu 3。0系列正式开启线下发售。随后,流行音乐界蕾哈娜等一众明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LABUBU”,5月22日,球星贝克汉姆也在社媒上晒出了女儿送自己的“LABUBU”玩偶,并将其挂在背包上。摩根大通在本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泡泡玛特是中国IP商品市场领导者,旗下原创角色Labubu正加速成长为“超级IP”,其5月搜索热度已超过Hello Kitty。
然而,Labubu在加速跑的过程中面临新的“买货难”问题。据媒体报道,如今想在首尔明洞买Labubu,需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排队;日本大阪的三家门店已贴出暂停销售Labubu的告示。针对消费者热议的Labubu等产品售罄补货等问题,近年一季度的业绩交流会上,公司高管表示:“过去一年,毛绒产品的市场需求远超过正常速度,这是我们去年和今年最大的挑战。”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泡泡玛特美国市场收入已经达到该市场2024全年的收入,实现了100%的增长,远超集团预期。
POP MART(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中国潮流文化娱乐品牌,创始人王宁。截至目前,泡泡玛特市值已突破3000亿港元。
5月29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上海科技工作者发展报告2020-2024》发布,这是上海市科协自2014年以来发布的第三本科技人才蓝皮书。报告显示,近五年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高学历、国际化、年轻化趋势更加显著。2023年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规模已超过280万人,并且整体来看,职业发展稳定性好,工作方式体现较强自主性,参与科研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规模日益壮大,创新力量持续增强。2023年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规模超过280万人,比2019年增加44万人,近五年增幅达到18。6%。队伍结构方面,数据显示领域布局更趋合理。截至2023年4月,人事关系在沪的两院院士共有172位,占全国的9。93%,排名全国第二。R&D人员数量持续增加,2023年全市R&D人员达到40。47万人,近五年增幅达49。2%。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工作者186。21万人,近五年增幅54。9%。
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了跨越发展。科技工作者学历层次整体提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比例达56。9%,较上个五年提高13。4个百分点。科技工作者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的关联度高,超过2/3的科技工作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具有很强或较强相关性。根据《上海科技进步报告2024》,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158篇,占全国30%,创历史新高。
蓝皮书中的问卷数据还显示,上海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稳定性好,工作方式体现较强自主性。90。5%的科技工作者反映近五年“没有失业过”,82。1%的科技工作者“没有考虑过更换目前的职业或工作单位”,较上个五年提高了约23个百分点。58。7%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可以很大程度决定工作的具体方式,较上个五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科技工作者参与科研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所学专业对口性较强。超七成(71。8%)科技工作者对当前工作较满意。其中,“很满意”占比17。6%,“比较满意”占比54。2%。超半数(55。6%)科技工作者对工作满意主要体现在工作稳定性,该比例较去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在具体工作内容方面,超半数(55。6%)科技工作者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开发研究”,较上个五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67。0%的科技工作者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强相关(“很强相关”或“较强相关”)。根据调查问卷数据,73。3%的受访者对我国到2035年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展目标“很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58。1%的科技工作者对未来五年的事业发展和工作状况持乐观态度;59。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未来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