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 薪火永续 青春传承历史
当日寇来袭,山河破碎,何以青春?当硝烟散去,民族复兴,青年何为?
在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中,一块展板吸引了众多青年观众的目光。展板上的主人公是年轻的八路军女战士李林。她为了掩护群众和机关转移而牺牲,年仅24岁,牺牲时已有3个月身孕。一位90后观众眼中泛着泪光说:“她在可以成为母亲的时候,选择了祖国母亲,为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牺牲,要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当代年轻人成长于和平年代,没有亲历战火纷飞的岁月,如何让大家更好地走进这段历史,感受精神的力量?90后讲解员李玘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努力为观众讲出鲜活的历史细节;00后大学生栾天舒用AI技术复原抗战历史场景和烈士们的模样,吸引年轻人关注抗战英烈;90后语文教师李瑶带着学生们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为孩子们种下信仰的种子。当历史细节被生动还原,英雄故事被创新讲述,那段峥嵘岁月在年轻一代心中激起永恒回响。这既是对抗战英烈最好的纪念,也是抗战精神的有力延续。
抗战精神需要在传播中弘扬,更需要广大青年在实践中传承。从小听着刘老庄的抗战故事长大的95后杨永杰,在大学期间投笔从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孙宇轩在实验室里攻坚克难,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青年舞蹈教师唐金羚精心编排舞蹈,让红色基因在艺术实践中生生不息。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乡村全面振兴的战场和社会服务的一线,广大青年将抗战精神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强国有我的使命自觉,将必胜信念转变为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执着追求,用新时代的青春叙事,让伟大的抗战精神生生不息。
90多年前,无数热血青年用生命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如今,伟大抗战精神穿越时空,激荡在中国青年的血脉之中,引领他们勇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踔厉奋发热点话题,奋勇前进。抗战精神 薪火永续 青春传承历史 抗战精神 薪火永续 青春传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