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职业弹幕人”罚单开出 虚假弹幕误导消费者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对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处以10万元罚款,原因是该公司在直播销售过程中使用了“职业弹幕人”伪造减肥效果。这是全国首例针对直播电商中“职业弹幕人”的处罚案例。
所谓“职业弹幕人”,是指那些通过操控虚假账号批量发送事先准备好的弹幕,虚构产品功效和用户评价,制造虚假流量的团体。今年6月,北京某生物科技公司在直播销售一款名为“燃咔果冻”的食品时热点话题,直播间出现了大量夸张的弹幕,如“线斤”等,吸引消费者下单。然而,执法人员通过IP分析和用户行为建模发现,这些弹幕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批量发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辉指出,“职业弹幕人”本质上是“网络水军”。在直播行业中,中小主播为了获取更多流量,往往会采用这种手段误导电商平台推荐算法,优先推送其直播间。消费者通常会参考他人的体验进行决策,这也为“职业弹幕人”提供了机会。这些人伪装成“过来人”,分享虚假好评,利用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放松警惕,从而推动产品销量。
陕西榆林的一位严女士表示,她的母亲曾因看到直播间里多人发弹幕称赞某种羊奶粉而购买了该产品,尽管她已经退掉了羊奶粉,但母亲又在另一个直播间购买了黄芪。
“职业弹幕人”的运作方式多种多样。2021年,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用户在QQ等平台兜售刷弹幕软件,这种软件可以设置弹幕发送频率和内容,并同时给多个直播间发送。2023年,安徽亳州警方打掉了一个非法经营犯罪的“职业弹幕人”团伙,该团伙假扮商贸公司,招聘员工“养号”,每人操作多台手机,在直播时按预先输入的话术评论和互动,刷好评弹幕。首张“职业弹幕人”罚单开出 虚假弹幕误导消费者 首张“职业弹幕人”罚单开出 虚假弹幕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