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少年户外游泳发生溺水 搜救仍在进行中-6岁女孩确诊性早熟 医生提醒 警惕不当
7月23日,有网友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韩店镇永和村附近河流发生了一起溺水事件,6名少年在游泳时遇险,其中3人获救,2名少年不幸溺亡,还有一名少年下落不明。同日,哈尔滨市双城区应急管理局透露,截至当晚19时,搜救工作仍在继续,两名学生已被打捞上岸,另一名学生仍在搜寻中。
据知情人孙先生介绍,这起事件发生在7月22日下午3点多,当时共有6名学生在韩店镇永和村附近的拉林河游泳时遇到危险,其中3人成功自救,公安等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进行搜寻。
南京6岁女孩媛媛在跳舞时,胸前凸起的轮廓引起了家人的担忧。医院诊断结果为中枢神经性性早熟。这个本应在幼儿园玩耍的孩子,身体正以一种失控的速度奔向青春期。背后的原因隐藏在家长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中:半年不间断的牛初乳、顿顿不离的红烧肉、凌晨才熄灭的床头灯。
媛媛妈妈至今仍不明白:“牛初乳不是增强免疫力吗?每天一杯,怎么就错了?”母婴店宣传页上,牛初乳被包装成“黄金补品”,并标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字样,这让焦虑的家长们心甘情愿地购买。然而医生指出,这类含高浓度激素的滋补品对幼儿来说并非营养,而是“催熟剂”。
讽刺的是“肉蛋奶管够”的喂养逻辑。媛媛顿顿要吃炸鸡腿和红烧肉,家长认为“孩子长身体就要多吃肉”,却忽略了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会转化为内分泌紊乱的“燃料”。数据显示,近十年儿童性早熟发病率翻了三倍,其中超重儿童的性早熟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3倍。我们总怕孩子“吃不饱”,却忘了“吃太好”可能更危险。
媛媛的作息表也藏着隐患:晚上11点后才睡觉,周末要么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要么被塞进各种兴趣班,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家长觉得“孩子精神好,少睡点没事”,却不知道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深夜10点到凌晨2点,而光照不足和运动缺乏会直接打乱内分泌节律。
这像一场恶性循环:久坐导致肥胖,肥胖加剧激素失衡,激素紊乱又让孩子更不爱动。儿科诊室里越来越多这样的小患者:4岁男孩长喉结,5岁女孩来月经。他们的共同点是抽屉里塞满保健品,手机成为睡前玩伴,游乐场成了稀罕去处。家长们忙着给孩子“加餐”“报班”,却忽视了最基本的成长规律:孩子需要的不是补品,而是跑跳的汗水和规律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