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错付车费自杀后续 冷漠司机引发悲剧-警方提醒:警惕复合式诈骗 披着交友外衣的
一名19岁男子从上海虹桥高铁站打车到浦东新区,与司机私下谈好100元车费,但付款时不小心付了1010元。他向司机索要多付的款项未果,数日后自杀。男子哥哥郭先生表示,弟弟第一次来上海是准备投靠在当地打工的堂弟,没想到刚到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4月3日晚,哥哥得知弟弟有轻生念头后,于4日从河南赶往上海,与家人及警方一同寻找。经过近6天的搜寻,最终在苏州穹窿山发现了弟弟的遗体,并确认其于4月6日凌晨3点多喝农药自杀。事发至今,涉事司机从未主动联系过他们。直至郭先生将司机告上法庭,7月16日开庭时,司机也没有到场。
19岁本应是怀揣梦想、勇敢闯荡的年纪。这名青年带着对大城市的憧憬来到上海,却因为一次误操作陷入痛苦和迷茫,最终选择结束生命。虽然无法确凿认定男孩的死与误付车费直接相关,但从诸多事实来看,这笔钱在这场悲剧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对一个初来乍到的打工青年而言,这可能就是他所有的生活来源,是在陌生城市立足的一丝底气,更是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当他发现这份希望被自己打破且无法挽回时,内心充满绝望,信任纽带也被无情切断。
如果事件属实,涉事司机的冷漠令人愤慨。运营车辆私下议价本就不规范,强行占有不属于自己的钱更属于不当得利。然而司机不仅不退钱,连解释都没有,信息不回、电话不接、法庭不到,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或许正是将年轻人推向绝境的原因。
关于男孩为何突然赴死,有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心灵脆弱,也有人指出内向的性格、沉重的家庭负担、持续的自我否定以及无处求援的孤独感击破了他的防线。有时,人会陷入困苦的沼泽,内心压力不断积攒,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压垮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日,北京通州的纪先生遭遇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他在浏览网页时被一个粉色弹窗吸引,点击后进入了一个交友网站。为了与网站上的女孩取得联系,纪先生按照客服要求完成了几项任务,并转账了8700元。起初,他顺利提现了一些钱,但随后发现无法继续提现。意识到可能被骗后,纪先生立即报警。
接到报警后,通州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由于纪先生的转账时间在凌晨,而报警已是下午,警方发现这笔款项已被取走。通过进一步工作,民警掌握了涉案银行账户的信息,并前往外地调查。最终,警方抓获了取现的户主刘某某。刘某某称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份兼职,只需提供银行账户并提现即可赚取佣金,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但仍心动并参与其中。刘某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被骗的8700元已退还给纪先生。
此类诈骗通常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骗子通过短信、网络平台和交友软件等发送虚假交友链接或二维码,吸引受害者点击;接着,利用“美女照片”等陷阱诱导受害者进行转账或充值以换取交友机会;最后,通过小额返现等方式让受害者加大投入,然后以各种借口阻止提现,直至受害者发现被骗。
通州警方提醒市民,网络交友需谨慎,不要贪图小利,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下载非官方App。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相信高额报酬及返利退款承诺。一旦遭遇诈骗,请保存证据并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