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黄金安全红灯频闪,悲剧背后的反思与警示(医疗专家谈6名学生坠入浮选槽溺亡 矿
近日,中金黄金因一场令人痛心的事故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控股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消息传出,整个社会为之震惊,人们在哀悼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也对中金黄金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重重质疑。
事故发生后,中金黄金迅速发布公告,对事件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并对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涉事矿厂也已全面停产,配合后续调查工作。但这一系列动作,并不能掩盖此次事故所暴露出的安全隐患。
事实上,这并非中金黄金首次出现安全问题。天眼查深度风险信息显示,旗下多家公司近年来多次因安全问题被处罚。2024年10月,中国黄金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对中金建设包头分公司、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后者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雇佣并安排患有高血压的工人进行高处作业等,最终被罚60万元;2024年8月,河南金渠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因未按要求配备专职矿长、1名从业人员未随身携带自救器等问题,被处以10。5万元罚款;2024年2月,嵩县金牛有限责任公司也因5名井下作业人员未随身携带自救器被罚4万元。进入2025年,处罚依旧不断。5月份,苏尼特金曦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被处罚,原因是白音哈尔矿区四中段下斜坡道掘进地点现场作业人员的气体便携报警仪未开机使用,被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3月份,河北峪耳崖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因存在多项违反安全生产行为被处罚,如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放水钻孔数量不足、承包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资格证、受地表水威胁钻孔未有效治理等。
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铜钼矿浮选槽是一种用于铜钼矿浮选分离的关键设备,通过泡沫浮选法将有用矿物与废石分离。浮选槽中的液体主要是水和矿物组成的矿浆,含有少量化学药剂。
一位医疗专家表示,人坠入矿浆中会迅速被矿浆堵住口鼻,造成呼吸道梗阻,无法与外界产生气体交换,最终导致窒息死亡。如果矿浆中含有化学成分,还会导致人体食道、气管损伤。缺氧后,如果不在“黄金四分钟”内解决,将会对人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跌入矿浆不同于溺水,水可以咳出,但矿浆粘稠,很难从气道排出。如果能憋气几十秒,不将矿浆吸进气管,然后快速救上来,也许还可以救治。但在现实中,人一般会处于惊慌呼救的状态,很难冷静下来屏住呼吸。
在现实中这类情况很难施救,也没有黄金救援时间,矿浆很难在短时间从气道排出。除非立刻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时替代心肺功能进行气体交换,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在工厂中没有条件实现,气道中的泥浆无法排出,人体会很快窒息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