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新冠阳性率三周飙升116%,这三类人务必注意!

3个月前 (05-15)热点话题59

  

阳性率激增!新冠连续3周居门诊首位

  

"最近三天,我接诊的发热患者里,每五个就有一个新冠阳性。"广州某三甲医院感染科医生李明(化名)在朋友圈发出警示。这一现象与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高度吻合——2025年4月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激增至16.2%,连续三周位居就诊原因首位。这场悄然蔓延的疫情,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改写着春季传染病图谱。

  

  数据狂飙:南方省份成"重灾区"

  

在深圳某社区医院,护士王芳见证了这场"倒春寒":4月中旬起,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从30人骤增至80人,其中新冠阳性比例从12%跃升至35%。这样的场景在南方省份尤为突出——疾控中心监测显示,南方门急诊阳性率达18.7%,显著高于北方的13.2%。更令人担忧的是,香港污水病毒含量已突破过去一年峰值,XDV等变异株的社区隐匿传播风险正在攀升。

  

  

"这波疫情来得又快又急。"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张建军指出,4月14日至5月4日三周内,新冠就诊量首次超越鼻病毒,成为门诊头号病种。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住院阳性率更是高达12.7%,多病原叠加感染让诊疗难度倍增。

  

  病毒进化:免疫逃逸按下"加速键"

  

在广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所,研究员陈薇团队发现了惊人变化:最新流行的XDV变异株,其刺突蛋白突变位点比JN.1多出3个,这意味着现有疫苗的保护效力可能下降20%-30%。更棘手的是,这种变异株在香港儿童重症病例中检出率达40%,出现"一老一小"双高风险的新特征。

  

  

"就像病毒换了件隐身衣。"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打了个比方,"即便感染过奥密克戎BA.5的人群,血清中和抗体滴度也下降了60%以上。"这种免疫鸿沟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北京朝阳疾控中心数据显示,18-45岁人群二次感染比例从去年的8%升至15%。

  

  科学应对:构筑三重防护网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多地已启动分级响应。上海瑞金医院紧急扩容发热门诊,将留观床位从50张增至120张;广州八院则为65岁以上患者开通"抗原检测绿色通道",确保2小时内出结果。医学专家建议重点人群采取"疫苗+药物+监测"的立体防护:

  

  

- 疫苗接种:香港卫生署已为80万长者接种针对JN.1毒株的加强针,数据显示可降低重症风险78%;

  

  

- 药物储备: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种小分子药物纳入医保,感染者在出现症状48小时内服用,住院风险可降低89%;

  

  

- 主动监测:建议家庭常备抗原试剂,出现"刀片嗓+持续低烧"组合症状时,应在24小时内检测。

  

  "这不是2020年的重演。"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强调,当前医疗资源储备是三年前的3.2倍,且90%的感染者无需住院。但他特别提醒:"千万不要用'普通感冒'麻痹自己,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慢阻肺的患者,血氧低于93%必须立即就医。"

  

  理性看待:警惕"狼来了"的心理疲惫

  在社交媒体上,"二阳"话题阅读量突破50亿次,有人调侃"免疫系统又要重启杀毒软件",也有人陷入过度焦虑。对此,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指出:"目前疫情仍处于低水平流行,预计5月中旬达到波峰后将逐步回落。"他特别强调,过度消毒、盲目囤药等行为,反而可能降低自身免疫力。

  

  值得关注的是,这波疫情中出现了"症状温和化"趋势。广州八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中,仅5%需要吸氧治疗,且病程平均缩短至4.2天。"病毒在进化,我们的应对策略也要升级。"钟南山院士团队在最新研究中建议,将防控重点从"清零"转向"精准保护",特别是强化养老院、学校等场所的通风消毒。

  

  这场与病毒的博弈远未结束,但人类应对疫情的智慧也在持续进化。正如张文宏医生在博鳌论坛上所说:"我们终将学会与病毒共存,但前提是建立科学的防护体系。"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或许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口罩和药物,更是一份理性与从容——既不轻视每一个危险信号,也不被恐慌情绪裹挟。毕竟,真正的免疫力,始于对科学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4月监测报告、多地三甲医院临床观察记录)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面讨论。

“紧急提醒!新冠阳性率三周飙升116%,这三类人务必注意!” 的相关文章

创历史新高 中拉去年贸易额超5184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中拉去年贸易额超5184亿美元

  记者今天(13日)从商务部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拓展,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视频加载中......

中航成飞:突然崩了m12万散户何去何从

中航成飞:突然崩了m12万散户何去何从

   一起寻找伟大公司 强国财经原创   ...

关税降了,订单来了,但中国日用品供应商心态变了

关税降了,订单来了,但中国日用品供应商心态变了

  界面新闻记者 赵晓娟   界面新闻编辑 牙韩翔   5月13日一早,穆龙生便收到了来自美国合作伙伴贸易订单的邮件,为其此前合作的美国连锁超市Krog...

励志!甘肃省医院一护士成长为副院长,长相漂亮,还获南丁格尔奖

励志!甘肃省医院一护士成长为副院长,长相漂亮,还获南丁格尔奖

  在当今社会上,女人被赋予了太多的角色,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员工,最后才是自己,担负的责任也很多,一个女人在事业上能够有巨大的成就,着实不易。   而甘肃省人民医...

高校教授被曝潜规则女博士!聊天记录露骨细节引哗然,当事人回应

高校教授被曝潜规则女博士!聊天记录露骨细节引哗然,当事人回应

   最近,网络上的实名举报事件像一出出狗血连续剧,看得人血压飙升又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