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 20250520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特别策划 当它们来“做客”(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滩涂辽阔,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补给站”。为了防止鸟类吃掉农作物、水产品,保护区周边农户自行在农田、养殖塘上架设防鸟网线,致使鸟类频繁伤亡,“人鸟矛盾”日益凸显。(《今日说法》 20250520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特别策划 当它们来“做客”)。
跨城存款不香了 年轻人盯上炒金炒股 理财新趋势!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存款特种兵”现象逐渐消失。近期,以农商行、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地方性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部分长期限定期存款产品利率已跌破2%。
过去,地方性银行为吸引储户通常提供比大型银行更高的存款利率。许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收益,选择跨城前往这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因此被称为“存款特种兵”。然而,近年来受货币政策传导及净息差收窄影响,中小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不同类型、区域间银行的利差逐步缩小。加之开户审核趋严,跨城存款的时间成本与收益回报逐渐失衡,这些年轻人不得不寻找其他理财方式。
当传统存款收益缩水时,年轻人的理财选择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继续选择保本型理财方式,如大额存单和国债;另一部分则怀揣“搏一把”的心态进入股市。95后的小张每天花两小时研究行业资讯,认为存款利息跑不赢通胀,希望通过股市获取更多收益。
无论是保守型投资还是激进型投资,都反映出年轻人在经济环境变化下对财富保值增值的焦虑与探索。2022年11月下旬,债券市场波动,逾千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2023年以来,基金市场震荡分化,许多人选择赎回。在此背景下,银行定期存款成为“避风港”。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新增26。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占比显著提升。
一些中小银行通过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异地储户,催生出“特种兵式存款”现象。郭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发现异地银行存款利率较高,便和家人从河北前往成都存钱。尽管往返路费加上餐饮住宿等开销需花费约5000元,但两地的利差让他觉得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