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企订单已排至2029年 造船业景气持续及身价百亿毛巾少爷转行卖咖啡 果然贫
在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的造船产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和竞争力。今年1至4月,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许多造船企业的订单饱满,生产任务已经排到了几年之后。
下午三点,在辽宁大连一家造船企业的码头上,一艘16000标箱的集装箱船完成交付,这是该企业今年交付的第三艘船舶。据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文清介绍,按照载重吨计算,他们的船舶交付量同比增加了58%。今年计划交付12艘船,整体作业量相比前几年每年都有10%到15%的增长。目前,该企业的两个船坞都处于高效运转状态。今年前四个月,他们新接了9艘18500标箱的集装箱船,共约166。7万载重吨,同比增加了195%。一号船坞正在连续建造大型16000标箱集装箱船,二号船坞则在建造6艘双燃料LNG大型原油轮。当前手持订单已经将两个船坞排到了2029年上半年。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1532万载重吨、3069万载重吨和22978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9%、67。6%和64。3%,主要造船指标仍保持全球第一。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全球船厂产能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存量船队周期性更新需求释放,造船业景气周期仍将持续。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海表示,他们船厂手持订单有大约170条船,以欧洲订单为主,订单已经排到了2029年,新建的两个船坞下个月末将投入使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分析师汪家豪认为,全球船队老龄化加深以及近期欧盟和国际海事组织对环保因素的影响,加快了船舶更换节奏。美国301调查虽然短期内造成了一定的情绪冲击,但从长期来看,不会对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也不会阻碍全球造船产业的发展趋势。
石展承(网名“毛巾少爷”)作为洁丽雅集团第三代接班人,近期因参与创业综艺《微笑一号店》跨界卖咖啡引发热议。这位自带“百亿身家”标签的年轻企业家,通过多重身份探索和个人IP运营,展现了传统家族企业新生代接班人的转型之路。
石展承出生于199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曾计划进入演艺圈。2024年凭借自编自演的短剧《毛巾帝国》爆红网络,该系列以幽默方式展现家族企业内部代际观念冲突(如父亲在其设计的简约风毛巾上加钻饰等情节),塑造出“反差萌企三代”形象,单集视频最高点赞超135万,全网观看人次破亿。其首场直播带货即创下4小时登顶抖音带货榜、销售额超500万元的成绩,带火家族企业洁丽雅的同时,也让“高颜值自律二叔”石晶等亲属成为网络焦点。